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海西州加快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


 近年来,海西州按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发展目标,把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作为引领农牧区体制机制创新和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多举措积极培育,形成了政府引导、经营主体主导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业经济转型升级,在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推动现代农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发展现状。截至目前,全州培育农牧业产业化州级以上龙头企业31家,带动农牧户23150户;在工商部门注册并经农牧部门备案的专业合作社989家,成员总数达49636人,带动农牧户33026户;在工商部门登记农经管理部门备案的家庭农场59个;成立枸杞、畜牧业、设施农业等3个产业协会,成员124人。
 二、发展特点。一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引导土地草场流转,促进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土地流转面积中流入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面积达7.06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52%。其中,流转入专业合作社的面积4.37万亩;流转入家庭农场的面积904亩;流转入企业的面积2.6万亩。二是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加强上下游对接产业,农牧户、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合作社+农牧户”、“村委会+合作社+农牧户”的多种经营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牧业、观光农牧业、休闲农牧业等新型农牧业,农牧业产业链条有效延伸。三是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引导企业家、大学生、农牧民参加、创办和领办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部分企业、合作社实行农资供应、质量标准、生产技术、品牌包装、市场营销、基地认证等统一服务。在生产经营中,不同程度地组织开展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培训、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五个统一服务”,提高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能力。
 三、下一步措施。一是加大政策扶持。从政策、资金、技术和法律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引导更多的农牧民转变思想观念,创办经营主体。二是突出重点引导。帮助经营主体提高产品质量,严格标准化管理,抓好品牌经营;鼓励发展订单农牧业,建立农畜产品基地。三是强化培训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完善培训规划,大力开展业务人员的手把手、面对面、专业化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素质和成员的生产技术素质。四是帮助开拓市场。引导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农畜产品展销会、交易会,在各级农牧业网站开设网上展厅,宣传推介优势农畜产品;引导经营主体在市(县)、乡(镇)集市建立产品直销窗口和连锁直销店,拓展营销市场;引导经营主体开展“农社、农企”对接,切实加强加工包装、冷链储藏、品牌认证等方面的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内在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

(州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