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日报记者 范宗文 青普力
近年来,乌兰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不断加快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通过借助浙江产业培育经验,持续壮大柴达木双峰驼养殖产业,骆驼产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乌兰县乡村振兴产业园的青海尚品驼乳有限公司内一派繁忙景象。品控检验室里,摆放着各类化学试剂和检验设备,检测人员正对当日收购的奶源进行检验。生产车间内,一台台生产设备高速运转,新鲜驼乳正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全密闭机器之中。包装车间里,一罐罐骆驼乳粉从生产线上依次“走”过,不久将进入乌兰县及周边市场。
乌兰县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等条件为骆驼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随着社会发展,骆驼传统的驮骑功能被现代交通工具所取代,加之骆驼养殖效益低等因素,牧民养骆驼的积极性遭受打击,曾经让乌兰引以为傲的骆驼渐渐失去原有的地位。
2021年,在浙江援青指挥部的帮助下,青海尚品驼乳有限公司在乌兰县正式落地,作为青海省首个驼奶加工企业、海西州首个奶制品加工企业,公司特有的液态奶保鲜技术及奶粉冷冻干燥技术,能够最大限度保留驼奶活性成分,凭借优异的产品品质及市场口碑,尚品驼乳先后荣获2022年州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海西州选拔赛三等奖,在驼乳市场中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公司现拥有自动化生产线2条,每日生产能力可达到24吨,年处理量6000吨以上,产值约6亿元,目前可生产全纯骆驼乳(灭菌驼乳)、全脂纯骆驼乳粉(成人型)及全脂纯骆驼乳粉(儿童型)三款产品。”尚品驼乳副总经理马逸凡自豪地说。
加工企业引进来了,厂子也建起来了,奶源又成了最大的难题,虽然当地牧民也有挤驼奶的传统,但由于骆驼奶产量少、奶源收集难度大,大多数牧民没有出售驼奶赚钱的意识。为转变牧民思想观念,调动牧民的积极性,乌兰县委、县政府积极出台骆驼产业发展补助奖励政策,对养驼大户、专业合作社实施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驼奶收购等进行补助奖励、融资担保、骆驼保险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不仅如此,在援青工作组的帮助下,尚品驼乳从新疆引进骆驼驯化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开办双峰驼养殖技术培训班,提升农牧民在骆驼饲养管理、疫病防疫等方面的知识水平,为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提供优质种畜和技术支持。
乌兰县卜浪沟村的牧民海星,从小跟随父亲放牧,有着非常丰富的养驼经验,“2019年,州政府组织我们去新疆参加培训,学习骆驼养殖技术,我才知道骆驼奶营养价值高,而且需求量也很大,回来以后,想卖驼奶又不知道往哪卖,现在有了尚品驼乳公司,我们把挤出来的驼奶直接送到公司,又多了一条挣钱的路。”海星说。
为确保当天收集的每一滴生鲜驼乳保纯锁鲜零污染,能在第一时间进入冷藏空间,尚品驼乳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现代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冷链集采奶站”体系,投资35万元为签订合作协议的合作社免费赠予鲜乳冷藏罐和冷链车等设备,用优质奶源为广大消费者呈上安全、放心的好驼奶。
在成立两年多的时间里,尚品驼乳为整个乌兰县当地的群众提供了40余个就业岗位,年均工资支出达到120万元左右,带动全县60余户农牧民增收,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牧户”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特色乳产业正从一个小产业转变为带动农牧民增收、提升经济水平的新兴产业。
“随着消费者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尚品驼乳不仅追求驼奶源的‘鲜’和‘纯’,更看重乳类的综合营养价值。我相信在援青指挥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我们尚品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今后,我们将加强科技投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用现代化科研手段提升驼奶附加值,实现驼奶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大范围带动当地农牧业提质增效和农牧民快速增收。”马逸凡说。下一篇:“一带一路”下的海西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