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业链建设
柴达木日报讯(记者 吴婷婷 通讯员 安培祥) 海西把加快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业链建设作为重塑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示范州的重要抓手,坚持聚焦链节、精准突破,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业链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今年共种植各类农作物7万公顷,全州设施温棚种植面积283.33公顷,蔬菜产量达6850吨,草食畜出栏19.55万头(只),生猪出栏1.09万头,肉类总产量7307.45吨;对接落实高标准农田、千头牦牛千只藏羊标准化养殖基地等项目53个,到位支农项目资金1.45亿元。
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牧场的调查摸底,申报国家级示范社8家;扶持培育省级龙头企业8家,12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1家家庭农牧场获评省级示范社、省级示范家庭农牧场;对接落实1000万元打造天峻县绿色有机生态畜牧业产业园、乌兰县茶卡羊现代农业产业园;抓好都兰县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提升,依托3个国家级产业园、2个国家级农产品优势区、2个国家级产业强镇等重点平台,重点建设10个农畜产品加工基地,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2%;聚合力量打造天峻县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重点抓好巩固脱贫成果、衔接政策体系等工作,争取乡村振兴专项援助资金,深化对口支援工作。
在杭州设立“大美青海·柴达木城市会客厅”特色农畜产品展示体验馆,建成西宁机场都兰县绿色有机馆,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启动“三地百柜”“浙里百柜”建设;依托“产业+互联网平台”,建成4个枸杞交易市场,建成柴达木电商绿洲、青藏电商产业园等5个电商产业园,成立7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成137个农村电商服务站,集聚140余家电商企业,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成功发布“神奇柴达木”海西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全省率先启动“柴达木优品”评选活动,建立“神奇柴达木优品库”,在完成第一批柴达木优品评选的基础上,启动第二批柴达木优品的评选,23家企业57种产品入选。
支持发展科技推广、代耕代种、托管代养、统防统治、动物防疫等专业化服务,加大23家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性家庭农牧场及6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力度,推进都兰县国家级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建设,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融入全省“一圈五区多点”高原特色休闲农业发展格局,聚焦柴达木盐湖观光和绿洲农业定位,加快乌兰县莫河骆驼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积极开发乡村休闲、农事体验、农牧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在都兰、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和柴达木农垦集团等农牧结合区,发展特色种植、设施农牧业,建立“种养结合、草畜平衡、农牧协同、循环发展”模式,打造种养结合循环农牧业产业带;以都兰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重点园区为主,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打造高质融合现代农牧业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