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营商环 境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柴达木日报讯(记者 索南江措 通讯员 王智) 海西州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开放体制,搭建开放平台,畅通开放通道,完善运输网络,拓展外向型经济,强化国际合作,培育外贸新动能,向着打造全省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目标阔步前行。
为推动深层次对外开放,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海西州紧紧抓住新发展机遇,探索对外开放体制,先后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外商投资审批单一窗口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设立国际陆港工作专班,全力推进格尔木国际陆港建设工作。谋划储备国际陆港基础设施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59.35亿元,入驻企业2家、对接招商引资项目10个。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制定《中国(青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西片区建设方案》,加快构建海西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自2017年以来海西连续开行4列中欧班列,11列铁海联运班列,出口货物20043吨,创汇5000万美元,将我州氯化钙、氯化镁、PVC、纯碱等化工产品销往俄罗斯、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家,搭建了‘青货出青’的国际新通道。
不断推动“产业+外贸”融合发展,抓出口基地建设,在成功获批都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基础上,新获批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盐湖化工、格尔木南郊物流枢纽基地2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基地产业涉及中药材、盐湖化工、保健食品、物流等多个领域。同时,发挥境内外商会、行业协会作用,近三年先后参加国内外各类外贸型展会30余次,成交额达6亿元。全州外贸企业获得中国有机产品认证4家、枸杞欧盟有机认证9家、美国有机认证7家、日本有机认证1家、商务部防疫医疗物资出口“白名单”企业1家、“柴达木枸杞”农产品地理标志企业2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家,外贸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能力不断拓展,已成为承接国外订单的重要桥梁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