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招商引资 > 招商引资

野血牦牛让产业发展“牛”起来

 

 

 

通讯员 马永宏

立夏后的天峻草原上,牧草慢慢披上了“绿装”,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再过一个月,这些牧草将成为野血牦牛最可口的美餐。

野血牦牛是野牦牛和家养牦牛的杂交物种,作为高寒地区的特有畜种,对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它们个头大,产肉多,是牧民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和经济来源,因此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得到了牧民的“偏爱”,更是造就了一批批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牛专家”。龙门乡龙门尔村的拉娘加便是其中一位,现年76岁的拉娘加,曾任天峻县乡镇企业局党委书记,自2002年退休后,一向过惯了忙碌生活的拉娘加返回老家开始了放牧生活,2011年他带领老乡创办了金山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天峻县野血牦牛繁育的代名词。

提起野血牦牛,拉娘加满眼都是喜悦:“我们天峻县气候寒冷,普通牦牛的个头小且产肉少,但野血牦牛能很快适应这种环境,不管是在体高、体长、管围上都超出普通牦牛1-1.5倍左右,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从2012年到现在,我们合作社的股东每年的收益都在7万元左右。”

听到养野血牦牛这么赚钱,既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牧民群众的收入,还能为本乡的畜牧产业打出响亮的品牌,乡党委政府找到拉娘加说出了想在龙门乡打造牦牛核心群养殖基地的想法,希望他能担任技术指导,利用丰富的养殖经验助力牦牛繁育、养殖,拉娘加爽快地答应了。2019年7月,龙门乡争取到了一笔200万元的项目资金,采购了240头牦牛和6头种公牛,龙门乡野血牦牛核心群也就正式运转了起来。

近年来,龙门乡党委围绕“四县战略”和“赤橙黑白绿”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为主的联合发展模式,从打造本土畜产品品牌着手,开展野血牦牛繁殖基地建设,积极整合中央、省州县四级产业资金,共计投资860余万元,建成了有1091头野血牦牛,5座养殖畜棚,2间草料房,2间办公用房的龙门乡野血牦牛繁育基地。2022年,龙门尔村又被选为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示范村,投资67万元用于扩建原有的养殖基地。龙门乡牧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听党话、跟党走”的兴头也更足了。

“如今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对牦牛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野血牦牛这个品牌恰逢其时。接下来,我们将牵头扩大基地规模,拓宽产业链,不断带领全乡牧民致富增收,把村集体经济打造的越来越强。”龙门乡党委副书记仁青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