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先聚能,再立项
欲创业,先过能力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创业已经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一种“常态化”概念,在商业领域中发挥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张和分析,所有经历过创业的“过来人”,都非常确定地知道——创业是件很痛苦的事儿。“每一个创业者因自己心底的那份梦想,所要承受的困扰与挫折,包括他们付出的汗水甚至流下的泪水,都会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但是在创业过程中,不少人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也就是说,很多人是因为不了解自身的特性和优势,换句话说,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确定自己是否具备创业的能力,就开始热衷选择投资项目,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张和坦言,如果你已经决定创业,那么一定要先来审视自己、确认能力,才可以让自己的创业之路走得轻松、顺畅一些。
张和介绍说,创业能力无外乎管理、营销以及对市场的把控能力。首先,一个合格的创业者,应该首先具备的是人才管理的能力。所有的成功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而管理一个强大的团队,以期实现整个团队的创业梦想,是技巧,更是科学。其次,创业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推广营销能力。“这里所提及的推广,与其说是怎样推广你的企业、你的产品,倒不如是告诉创业者,你一定要有推广自身的能力,让团队认可、让市场认可。”最后一点,张和强调说,创业之前还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你所选择的目标市场有充分的认知。“要深入分析和理解,包括细致分析经济、地理、职业以及心理等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各个因素所起的作用。总结很多创业者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都是没有做到知己知彼,既对自己的能力不了解,也对市场盲目、盲从。”张和对立志创业者建议说,创业,不应急于一时,先学会放慢脚步。“马云曾说,如果你要去创业,多花点时间思考别人为什么失败,不要去思考别人为什么成功。如果你只看得到成功,那经历创业坎坷时,势必会严重挫伤自信,甚至让你忘记了出发时的目标。”
目标化,定位创业期许值
互联网骄子李开复,曾经也是一位创业者,2009年当他从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正式离职,并宣布创立“创新工场”时,曾在一个星期之内,拜访了12位投资者。创业不能单凭着一腔热情和盲目,他提醒说:不要认为拍脑子想出的点子就会拿到投资,好点子不值钱。张和分析,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而要实现从构想到现实的这个过程,确定科学的创业目标才是关键。
随着经济的发展,投身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国内创业者基本可以分成生存型创业者、主动型创业者以及创意创新创业型创业者。调查研究表明,生存型创业者大多为下岗工人,还有刚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们。这是中国数量最大的创业人群。清华大学的调查报告说,这一类型的创业者占中国创业者总数的90%,而他们一般创业范围均局限于商业贸易。
对于主动型创业者以及创意创新创业型创业者来说,大体又可以分为盲动型创业者和冷静型创业者。“盲动是创业的短板,也极易导致失败。所以,做一个冷静、理智型的创业者,首先要目标明确。”张和说,“10个年轻的创业者,可能有10个不错的创业想法。但是通往成功的,也许只有一个。”在创业项目选择上,张和建议初创业者,可以选择个人有兴趣或擅长或从事的项目;选择市场消耗比较频繁或购买频率比较高的项目;选择投资成本较低的项目;选择风险较小的项目;选择客户认知度较高的项目等。“如果是对于第一次创业的人来说,最佳的选择无外乎借鉴、模仿、拿来的模式,经历初期的积累过程,无论是经验还是资本,都会增强创业的操作性。如果是企业或是初期积累过程顺利过渡之后,则可以选择在原有基础上,深入创新发展。就像大禾从婚庆到婚宴的转型发展,就是实现了原有资源整合、混搭以及提升。”张和分析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创业,其中包括在读生,毕业生或是已经工作几年的人。但是,实际上创业成功的几率很低,究竟创业的障碍在哪里呢?
张和提醒创业者需注意两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创业毅力的问题。众所周知,发展靠实力,创业靠毅力。有很多创业者之所以会失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毅力不足。当然,造成毅力不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创业者素质不高,对风险估计不足,没有足够的市场知识,是一个重要因素。其次,要学会善用资源。不少人都选择了自己所熟知的相关领域创业,曾经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是最大的创业财富,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以便近水楼台先得月。
最后,张和非常坦诚地说道,每一个企业都是从小长到大的,创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会遭遇发展的瓶颈期,也许正是企业发展最为艰难的时候。“在幸福港湾成长的历程中,一样有突破瓶颈成长、调整,进而发展壮大的过程。幸福港湾全国的联盟商们,也同样因为发展瓶颈的共性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与方向。创业艰难,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都需要很多年的时间。只有有明确的企业发展目标,有梦想一致的团队,还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创业者就会成为成功者。”张和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