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凝心聚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以来,我州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中之重,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重点,整合各类优势力量全面推进。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海西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中共海西州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海西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从12个方面细化46条具体落实举措,紧盯今年的工业增加值、固定投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成立“五重”统筹协调服务委员会,下设31个重点工作推进组,抽调专门人员开展重点攻关,高质量制定各项改革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绘制各自的推进路线和施工图,全力推进各领域改革,力求各项重点项目和重大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推出供给侧改革12项举措。在新常态的形势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长期稳增长的最有力措施。我州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海西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12条措施》,设立1亿元保运行稳增长扶持资金和1000万元科技创新奖励资金,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明显增强。鼓励扩大生产,对年产量10万吨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按标准分别给予奖励。实行阶梯气价,对月用天然气量达到2500万方及以上的企业执行每立方0.9元的价格优惠政策。拓展油品产销,按标准分别给予奖励,鼓励青海油田公司扩大炼油生产,激励州内企业参与青海油田公司的汽柴油产品对接销售和扩大库存。鼓励企业用电,对年用电量0.5亿千瓦时及以上企业,按标准分别给予一次性补贴。鼓励产业对接,对州内以钾肥、纯碱、焦炭、铅锌精粉、金精粉等原生矿产品为原料进行下游产品生产的企业、以采购使用州内塔筒、风机、光伏组件、管材等装备产品的企业,采购结算金额在3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按标准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扶持企业发展,对新注册入园企业和“个转企”企业、年内新建成投产并纳规的企业、年内新增装置能力产品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填补州内工业产品空白的年内新投产企业,按标准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促进企业融资,对债转股股权比例达到20%及以上的企业、申报开展上市前期工作的企业和在新三板、中小板、创业板及主板上市融资的企业,按标准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降低制度成本,严格落实涉企收费清单制度等政策,对企业欠交以前年度社会保险费滞纳金进行减免;允许生产经营严重困难企业缓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缓缴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降低融资成本,对重点贷款企业、地区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补助。支持科技创新,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对新建的、省级的、国家级的各类技术研发、产品检测、产品交易平台项目,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支持项目建设,对一般性工业、农牧业产业化和服务业项目全部纳入并联审批绿色通道,并按标准分别给予奖励。鼓励社会投资,对各市、县、行委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的PPP项目按标准给予奖励,进一步从拓市场、降成本、补短板、增动能等方面扶持实体经济发展。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以前企业用气、用电、用水价位居高不下,企业运行成本较高。今年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出台《天然气销售价格与购进价格联动机制方案》,建立燃气成本监测分析制度,对天然气门站价格、燃气企业经营成本等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对集中采暖、工业、商业用气价格进行调整。推行用电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有效降低了用电费用。启动园区水价改革,对园区重点企业减免水费476万元,并将重点用水企业水费由每立方2.1元下调到1.55元,缓解了企业负担。

  启动企业混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结构性矛盾凸显、风险隐患增多。我州积极应对困难和问题,启动企业混改,促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今年制定《海西州深化州属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意见》,从完善国有资本运营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有企业监管四个方面,明确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启动盐湖集团、州投资发展公司综合改革,实施庆华乌兰煤化公司、昆仑碱业、发投碱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莫河畜牧场、可鲁克水产养殖场、诺木洪农场、格尔木农场和德令哈农场改革,推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产等交叉持股,做活了各类企业。

  实行地区间财政横向转移支付。以前东西部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财政保障能力和发展条件不均衡,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今年出台《海西州内地区间财政横向转移支付实施办法》,每年格尔木市援助都兰县800万元,大柴旦行委援助德令哈市600万元,茫崖行委援助天峻县400万元,冷湖行委援助乌兰县400万元,全部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州各地区间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强化上下游产业联动机制。以前上下游产业联动不力,产业链关联度不高,影响了投资主体与生产要素对接、重点产业对接、重点园区对接。今年以提高州内投资要素使用比例为重点,以“两区”建设百项重点工程、“双百”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为核心,稳步推进上下游产业对接工作。1-4月实现上下游产业对接59亿元,新增对接产品编织袋2000万条、钢结构厂房15栋、管网工程25公里、风电塔筒2200延米,对接金额3.3亿元。改变了上下游产业联动不力的问题,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推动了海西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从生产端入手,有效化解了过剩产能,加快了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了企业成本,促进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