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共青团海西州委“七种模式”扶贫效果显著



 今年以来,共青团海西州委认真贯彻省、州扶贫开发工作的各项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结合实际,充实扶贫内容,丰富扶贫形式,创新扶贫机制,通过开展慰问、贫困资助、结对帮扶、关爱扶贫、定点扶贫、创业扶贫、项目扶贫 “七种模式”助推扶贫工作。
 一、开展慰问。深入全州八个地区,分区域、分类别,走村入户实地调研,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展资金慰问、物质慰问、精神慰问等不同形式慰问。同时,针对调研中遇到的个性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或联动有关部门协助解决。截至目前,访贫慰问各类优困团员青年227人,发放慰问金7.7万元。
 二、贫困资助。团州委积极整合团内资源和社会资源,启动实施“景华温情•圆梦人生”百万助学项目,帮扶海西籍农牧区、城镇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中职、中、小学生。目前,首批帮扶学生140名,资金10万元;争取团省委“国酒茅台•国之栋梁”、 “青海共青”等5个“圆梦助学”项目,资助海西籍贫困学生入大学深造,已争取资金30.7万元,资助名额78名;自2013年开始的“义海温暖工程”(连续5年,每年捐助5000吨燃煤)2015年5000吨燃煤发放工作正在进行,并将捐助范围由学校拓展到社会福利机构、基层政权、贫困家庭,惠及万人以上。
 三、结对帮扶。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城乡广大农民工子女提供有效帮扶。开展“环保日健步万人行”“阳光助残”、“爱心课堂”等志愿服务主题活动46场。联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参与结对帮扶工作,新结对农民工子女、孤残儿童等382名,给予每名结对农民工子女补助金500元,合计发放结对帮扶资金19.1万元。
 四、关爱扶贫。在全州开展示范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创建活动,建成省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3家,州级8家,免费为青少年开放。举办青春故事分享会,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活动25场,参加活动的青少年达1.3万名。广泛开展志愿助残服务、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组织孤残留守儿童免费观影50场,发放爱心游泳卡100张,组织留守儿童到蛋糕房体验糕点制作,举行“阳光助残”、“爱心课堂”、亲情陪护等公益活动40余场,参与活动青少年达2300余名。
 五、定点扶贫。都兰县香加乡红星村是团州委党建综治结对帮扶点,针对红星村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三个一”结对帮扶工作,即进行一次调研,利用两天时间全面了解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开展一次慰问,为4户人家送去米、面、油、学生文化用具和慰问金,并协调招募2名志愿者在寒假期间开展爱心辅导;实施一次帮扶,与县文体局等单位协调,解决村民健身锻炼器材,并积极筹备电视、电脑等文化活动设备,努力解决红星村村民期盼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关系。
 六、创业扶贫。积极协调社会资源,为农牧区青年创业、就业、培训等提供有力支持。启动柴达木青年创业街建设,通过“四免一补”机制,为43名创业青年提供“园梦平台”。落实第二批“海西青年创新创业奖补扶持项目”资金100万元,目前已发放20万元。举办海西州首届创新创业大赛,为有志创业青年提供展现自我和实现价值的机遇。联动州内外资源,针对高校毕业生、城乡创业青年累计开展电子商务、养殖培育、创业理念、团务建设等各类培训15期,培训青年1244人次。
 七、项目扶贫。联动州科技局、扶贫开发局实施了青年创业扶贫项目,争取项目资金60万元,分别在德令哈、都兰、天峻等地建立青年创业示范点,每个项目补助资金10万元。通过项目扶贫,有效增强了青年的创业积极性,推动了项目快速落成,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争取团省委,省扶贫开发局青春创业扶贫贷款担保金500万元,并按10倍放大后用于青年创业,有效解决了青年创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第一批扶贫贷款发放工作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