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5日电 题:国际油价跌破100美元大关 距“平价油”还有多远?
中新财经 葛成
进入2022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路“狂飙”,数度突破每桶120美元大关。在现有成品油定价机制下,国内油价在年内呈“十涨三跌”格局,油价处于高点时,加满一箱油比年初曾多花超过百元。
近期,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破重要心理关口100美元大关,创三个月来新低。多家机构预计,成品油价格或将迎来“三连跌”行情。
国际油价为何跌破100美元大关?
“国际油价下跌是由政治、经济和金融这三点因素叠加造成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秀成在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表示,油价下跌的核心因素在于世界经济、尤其是欧美经济形势不乐观。
“经济发展本身它实际上是跟油价是正相关的,经济(增长)提速当然对能源的消费需求会更大。”董秀成称,反过来,经济衰退时候,能源消费需求会趋弱,这是最核心的因素。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亦持相同观点,他告诉中新财经,“美联储加息后,全球股市下跌,市场对经济的前景不看好,进而也不看好石油的需求前景。”
而在董秀成看来,政治因素也导致了国际油价进一步下跌。“围绕欧洲和俄罗斯之间能源的制裁和反制裁,该措施从总体来说,俄罗斯是占据一个相对比较主动的地位。”
董秀成表示,对俄罗斯油气进口不是禁令,而是限价令,这实际上是放松了制裁。“因为制裁从严格意义来说,制裁就是说禁令(就不从你那进了),能发出这样一个信号(来说),可以进,但价格可能要控制,本身就是一种趋缓的迹象。”
在两位专家看来,金融因素也是催生油价下跌的“助推剂”。近期,欧元对美元汇率跌至近20年来最低点,加剧了油价下跌的趋势。
董秀成称,“美元和油价之间是一种反向关系,国际贸易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大宗商品主要是用美元来计价的,但美元贬值通常会导致油价上升,美元升值会导致油价下降。”
下半年油价要低于上半年?
尽管国际油价短暂回落至100美元以下,但总体来看还是偏高。
在董秀成看来,下半年的油价是要低于上半年的水平,但肯定还会波动和震荡。不是说跌到了95美元,就回不到100美元了。
“国际上出现任何重大事情,都有可能引起油价波动。”董秀成表示,不过不管怎么震荡,国际油价总体来说应该是震荡中下滑的趋势。油价明年可能会比今年更低,但降到四五十美元左右还是比较难的。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奚佳蕊则表示,在需求回落及供应稳定的情景之下,原油价格尚未见底,并将继续保持剧震的格局。短期内如果疫情形势不乐观,油价或试探每桶90美元的支撑位;当然,如果西方针对俄油的价格制裁有所推进,那么油价或重返每桶100美元的上方。
高油价目前对中国影响不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对此,董秀成表示,中国相对来说通胀的情况还比较理想,但是如果油价高位持续比较长,其实我们也面临压力。
林伯强表示,高油价对中国目前的影响不大。之所以这么说,中国能源主要是煤炭,煤炭价格不出问题,油气价格的冲击对经济的冲击相对比较弱。“在油气能源占比方面,欧洲是六成左右,美国超过七成,所以国外通货膨胀率非常高。”
在董秀成看来,保持相对稳定的供应、健全储备体系,以及采取政策调整是应对高油价的三项重要措施。“保供市场稳定,适当降低燃油消费税,对于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包括消费者的利益也有一定的保障。”
国际油价近期再度跌破100美元一线,由于经济前景不明,多个机构纷纷下调了需求预期,并称油价可能持续下行。
13日,国际油价暂缓前期的大幅杀跌走势,截至当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46美元,收于每桶96.30美元,涨幅为0.48%;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08美元,收于每桶99.57美元,涨幅为0.08%。前一个交易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收于每桶100美元下方,跌幅都超过7%。
美国能源信息局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为4.271亿桶,环比增加330万桶。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近几个月来,乌克兰危机导致油价飙升,而这对于控制着全球一半以上石油产量的欧佩克+来说是极大的利好,因为这意味着欧佩克+的一些成员国可以获得多出预期数千亿美元的收益。当前,美国和加拿大的生产商正在引领全球石油产量的增长,而针对俄罗斯石油行业的制裁对其生产水平的影响则低于最初预期。
国际能源署(IEA)13日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并称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石油供应危机正显示出暂时缓解迹象,因经济增长乏力拖累原油需求。
IEA表示,高油价已开始抑制对原油的需求。该机构将今年的需求预测下调24万桶/日,至9920万桶/日。该机构称,2023年的石油需求也将较此前预测减少28万桶/日,当前预测为1.013亿桶/日。
IEA将今年的供应预测上调30万桶/日,达到1.001亿桶/日。该机构将今年俄罗斯原油产量预测上调24万桶/日,至1060万桶/日。
6月份全球石油供应量增加69万桶/日,至9950万桶/日,主要由于俄罗斯产量高于预期。
部分机构调低了油价预期。花旗银行认为,油价当前的短线涨势,不能解读为长期的超级周期。在产油国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油价长期可能跌至每桶50美元,而非涨至逾150美元。花旗说,若油价跌至每桶60至70美元,欧佩克+可能出手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