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观察评述 > 观察评述

海西州“十二五”爱国卫生工作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海西州爱国卫生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爱卫办的具体指导和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下,以改善城乡环境,进一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工作重点,按照“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爱国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爱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州爱卫会及时召开全州爱国卫生工作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总结成绩和不足,深刻分析问题原因,研究解决制约和影响爱国卫生工作发展的对策,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各地爱卫会、州爱卫会各委员单位层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各领域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州爱卫会将各项工作任务量化分解后与各地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书管理,并对各地爱国卫生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掌握全州爱国卫生工作动态,做到了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有检查。同时,州爱卫办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加强与成员单位的沟通衔接,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爱国卫生月活动氛围浓厚
为迅速掀起爱国卫生月活动高潮,营造浓厚氛围,州爱卫办精心谋划、周密安排,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单位责任。一是组织社会各界群众隆重举行了由州县级四大班子领导亲自参加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启动仪式,动员全州上下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参与爱国卫生月活动,彻底解决突出卫生问题,营造文明卫生、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努力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安居”的大美海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二是组织各地爱卫办、各成员单位开展了爱国卫生月集中宣传活动,各地、各单位围绕爱国卫生月活动主题,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展板、发放宣传材料、开展义诊咨询等宣传阵地优势,多渠道广泛深入宣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伟大意义,普及卫生常识和除害防病知识,为促进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的卫生文明意识发挥积极作用。三是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驻军部队、街道社区、乡镇村社集中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各街镇、社区以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日活动为载体,广泛动员辖区单位干部职工、小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大整治,清除卫生死角,消灭蚊蝇孳生地,大力治理脏、乱、差现象。
      三、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稳步推进
      各地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在取得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2010-2012年)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按照《青海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2015-2020年)》总体要求,以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城市环境卫生薄弱地段整治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整洁行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格尔木市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日”活动和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市民文明卫生意识逐步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德令哈市在做好日常环境卫生管理维护的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的《德令哈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城乡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并由市级领导分片督导检查,狠抓责任落实。都兰县制定下发了《都兰县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将整治任务量化分解到各乡镇、各单位,由县级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同时,出台了《都兰县农牧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实施细则》,对做好农牧区垃圾处理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乌兰县结合省级卫生县城复审达标工作,由政府办公室牵头组织开展了全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并由县级领导组成督查组开展督导检查。天峻县多次召开全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按照下发的《天峻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建筑工地、县城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家属区、集贸市场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并组成由县四大班子领导为组长、副组长,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督导检查组开展督导检查。大柴旦、冷湖、茫崖行委组织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对公路沿线、居民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等地开展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同时,州住建局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牧区生活垃圾专项治理,为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发挥了积极作用。州环保局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有力的推动了农村环境的进一步好转。
      四、卫生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州爱卫办将卫生创建工作同康福家行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三江源清洁工程有机结合,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深入推进,“十二五”期间全州共创建了6个省级卫生镇、13个省级卫生村和33个省级卫生单位。格尔木市国家卫生城市、德令哈市省级卫生城市、格尔木市大格勒乡省级卫生乡镇顺利通过了复审。通过卫生创建,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不断改善,群众健康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健康、卫生、文明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有力推动了我州爱国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
      五、健康教育广泛深入开展
      在“爱国卫生月”、“世界无烟日”、“全球洗手日”、“世界厕所日”等宣传日活动期间,州爱卫办组织各地、各成员单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上街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和传染病防治知识,进一步引导群众养成健康、卫生、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大讲堂“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家庭”活动,帮助广大群众掌握促进健康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农牧区改水改厕项目有力实施
      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原则,州爱卫办积极争取改厕项目并按要求实施。“十二五”期间,中央、省、州、县四级财政共投入资金361.53万元,完成3674座改厕任务。同时,将农牧区新建住房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项目与改厕项目整合实施,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卫生厕所。通过改厕,农牧区卫生面貌和农牧民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有效遏制了相关传染病的发生,推动了农村整体卫生工作的向前发展。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天峻县积极开展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和了解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七、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扎实推进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各地积极开展除害灭病活动,病媒生物密度持续有效降低。“十二五”期间,格尔木市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投入经费911.34万元,使用灭蚊药物81.50吨、灭鼠药物220吨、灭蟑药物0.4吨、灭蝇药物19.4吨,开展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德令哈市投入经费690万元,使用灭蚊药物67.7吨、投放鼠药12吨,开展了灭蚊和春秋季统一灭鼠活动。乌兰县每年投入50万元开展县城灭蚊工作。大柴旦行委投入经费535万元,使用灭蚊药物23吨,开展了灭蚊工作。其他地区积极开展了清除垃圾死角、铲除蚊蝇孳生场所等以治理环境为主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八、控烟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州爱卫办认真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继续做好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工作的基础上,以“世界无烟日”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以“吸烟有害健康”、“远离烟草、促进健康”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普及烟草危害知识,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促进形成不吸烟、不敬烟、不劝烟的社会风气;倡导远离烟草、促进健康的良好风尚。同时,通过开展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及在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张贴控烟标识、劝阻吸烟等措施,稳步推进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烟工作,努力营造无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