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新引擎
为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扩内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的形成,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省商务厅积极采取出政策、构体系,建基地、强示范,搭平台、促应用,抓培训、广宣传等举措,重点抓好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牧区、进社区、进企业、进展会”五进工程,全力推进我省电子商务发展,行业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截止目前,全省电子商务服务企业240家,同比增长45%,应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的企业及商家22954家,同比增长42%。今年1~9月,全省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27.4亿元,同比增长29.1%,网络零售额68.15亿元,同比增长35.3%。
强化组织领导。为全面统筹指导我省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优化电子商务政策发展环境,省商务厅牵头推动成立青海省促进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并结合《商务部关于印发〈“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通知》等文件,研究起草了《青海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加大引导和推进力度。
注重示范引领。以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创建引领电子商务发展,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项目拓展电子商务普及应用,以示范企业选取推荐带动市场主体发展。一是青海朝阳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截至目前,已有50余家省内外电商服务企业和机构入驻电商基地,基本涵盖了电子商务交易服务、支撑服务和衍生服务等服务类别。二是共和、湟中、互助、祁连四县成功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共获得中央专项资金7400万元。三是“青海过日子网”成功申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四是海西州柴达木电商绿洲、海北州电子商务馆等市州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成投运。
培育市场主体。重点加强市场主体的引导和培育,一是推动包括“过日子网”、“大美易购网”、“交电大楼网购商城”、“京东中国特产•大美青海馆”、“淘宝特色中国•青海馆”、“海易购跨境平台”在内的32家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推动包括电信青海分公司、深圳神云科技、奥斯卡支付、青海顺丰速运在内的156家电商支撑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基础服务保障,为电商企业提供大数据、金融支付、物流配送支持以及电信基础服务。三是满足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求,不断丰富衍生服务企业种类。包括“青海灵韵广告公司”、“青海希达软件”、“青海天纵科技”等52家企业可提供网站建设、网页制作、产品包装设计、网站运营推广、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四是组织省内传统企业通过自建平台、自主研发手机APP等移动电商业务或依托国内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经营活动,并积极参与“双十一”网络购物节,拓展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今年“双十一”期间省内7家重点电商平台总计实现销售收入4717.3万元,比去年实现翻番。
拓宽发展渠道。一是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工作为契机,积极推动省内电商企业、快递物流企业等向农牧区延伸业务。依托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重点推广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店小二”O2O建设项目,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全省范围内改造新建农牧区电子商务服务点400余个,为农牧区消费者提供网络订票、网络购物、在线金融、农畜产品购销对接等服务,并通过中国电信114MALL、翼支付等平台重点解决农牧民“买难卖难”问题,全面贯通“工业品下乡,农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二是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以生活服务业为核心的社区电子商务业务,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电子商务配套服务。目前,“青海过日子网”已开设7家电子商务线下体验店—“微佳”便利店,覆盖北气象巷、微波巷、朝阳村、路桥小区、青海大学周边50余个小区,近20万人口。每店日平均销售额为3000元以上,团购产品销售火爆,每款产品可达成交易500~1000单。三是引导传统企业在传统商贸基础上,开展电子商务创新,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新模式。青海交电大楼在保持原有交易模式的基础上,创建了交电大楼网上商城开展线上业务,并在平安、多巴、湟源、贵德、乐都、门源等地区开设了17家县级电子商务线下体验店,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发展,2014年共实现销售1.2亿元,其中电商交易额2600万元,占销售总额的21.7%。四是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同省内大型展会相融合,促进展会线上化发展。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利用现有平台同“清食展”、“藏毯会”、“城洽会”、“旅游文化节”等省内大型展会相融合,总计实现线上交易额1627.14万元。
加大人才培育。会同省内相关部门,先后举办了包括“人社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5年高级研修项目——电子商务人才能力建设国家级高级研修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座谈会”等多场电子商务专题培训及座谈会。并筹备了电子商务市州行宣讲活动,即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电子商务专题培训。
上一篇:主动作为 真情暖商
下一篇:海西州深入企业开展暖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