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县“五送”活动搭建就业创业广阔平台
今年以来,乌兰县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通过坚持城乡统筹、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等措施,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全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就业形式更加灵活,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良好态势。
送政策,增强就业指导力度。年初,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深入县内8家企业和4个镇、12个村、6个社区,通过发放调查表、面对面交谈等方式,了解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者求职意向,并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州促进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结合“两讲两促”、“联点帮扶”等活动,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政策咨询、答疑解惑等活动,为企业招聘和用工培训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已征集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意向152条。
送信息,畅通就业供需渠道。主动加强与州人才交流中心、州职业介绍中心及其他市、县就业部门的沟通联系,搜集整理企业用工信息,并通过县电视台、手机短信、乌兰新闻网等媒介及时向社会发布,为有就业意向者提供选择。截至目前,已在青海庆华煤化、青海滨地钾肥、青海五彩碱业等14家企业搜集用工信息169条,就业岗位781个,356人与企业达成用工意向。
送岗位,扩大就业覆盖范围。组织开展2015“春风行动”,举办专场招聘会2场,389名农民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参加招聘会,170人与青海庆华、中石化海西分公司、京柯盐化等企业达成用工意向。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15家企业提供用工岗位450个,66名高校毕业生与企业达成求职意向。同时,各村劳务经纪人积极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输出劳动力1174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988.65万元。
送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调查活动,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和培训机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详细掌握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认真分析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制定改进措施,不断增强培训的务实性和针对性。充分利用春耕备播、秋收、春节农民工返乡时机,先后开展牛羊养殖、枸杞采摘、电工电焊、汽车驾驶等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农牧民800余人,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就业创业的能力。
送资金,激发自主创业兴趣。进一步健全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机制,简化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程序,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基金担保比例,同时,为创业需求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融资担保等特色服务,切实解决创业者目标不明、资金短缺、贷款门槛过高等实际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为42人发放小额贴息担保贷款373万元,实现美容美发、餐饮旅游等创业项目42个,以创业带动再就业86人。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