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援青工作座谈会在德令哈市召开。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龚正率领由杭州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厅有关负责同志组成的杭州市代表团,及副省长、海西州委书记辛国斌,州委常委、德令哈市委书记王林虎,州委常委、副州长、浙江省对口支援海西州指挥部指挥长陈伟和德令哈市政府、州委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座谈会上,分别汇报了浙江省援助海西州的情况和杭州市援助德令哈市的情况,辛国斌和龚正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就进一步深化双方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援青工作取得新进展提出要求。
辛国斌同志代表州委、州政府对杭州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浙江省长期以来给予海西的无私援助。他指出,自2010年援建以来,浙江支援方主动作为、统筹资金、精选项目,为海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使海西各族人民得到了实惠、振奋了精神,切实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感受到了浙江人民的深情厚谊。两批援青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视受援地为第二故乡,努力克服高寒、缺氧等自然条件和生活习惯的不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热爱海西,无私奉献,积极推进对口支援各项工作,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海西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对浙江省的无私援助和浙江人民的关爱之情,海西各族人民将会永远铭记于心、感恩于怀。就进一步提升对口支援工作的层次和水平,辛国斌同志强调,要加强产业发展合作,积极动员和鼓励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到海西投资兴业,努力促进杭州产业、资金、管理、科技等优势与德令哈资源、生态、成本等优势有机结合,加快推进德令哈浙江工业园孵化基地建设。要加大农业产业化帮扶力度,鼓励和引导杭州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与德令哈市的合作交流,组织实施一批生物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项目研发,加大对德令哈市柴达木枸杞、柴达木福牛、大棚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四大支柱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要提升干部挂职交流层次,杭州市继续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等项目的援建力度,选派一批重点科室医生、学科骨干教师,打造一批对口支援示范医院、示范学校,形成聚合示范效应。要加强旅游产业发展互动合作,杭州和海西两地互为旅游目的地,加强双方旅游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双方旅行社组团到对方开展旅游观光活动。要在对外宣传上给予支持,借助杭州市新闻媒体,建立合作平台,加大对海西州和德令哈市循环经济、旅游文化、特色优势产业等的宣传推介力度。
龚正同志充分肯定了援青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感谢州市两级党委政府给予援青工作和援青干部的关心和支持。他指出,海西州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资源输出地和稳疆固藏的桥头堡,为浙江省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口援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极大地锻炼和培养了援青干部,进一步提高了他们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他强调,要按照中央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对口援青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以项目援助为载体,以智力支持为保障,把海西州的资源优势与浙江的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结合起来,促进两地交流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要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强化民生保障,帮助海西州推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援助资金加大向民生领域倾斜。要坚持绿化与特色相结合,强化产业支撑,大力支持海西州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要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强化智力支持,进一步加大智力援青力度,加强对海西本地亟需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努力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同时,他代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亲切慰问了援青干部,表示省、市两级党委政府始终是他们的坚强后盾,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也会更加关注他们。希望援青干部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保重身体,争取圆满完成援青工作任务,平安返回。
座谈会后,举行了捐赠仪式,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向德令哈市委、德令哈市人民政府捐赠援助项目资金1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