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发展中的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
2003年,为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与青海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青海柴达木资源的框架协议》。2003年3月,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格尔木市昆仑经济开发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2亿元人民币。公司在柴达木盆地西台吉乃尔盐湖从事钾、锂、硼、镁等盐湖资源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业务,是集资源开发、技术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盐湖化工企业。2017年5月,通过资产重组,以核心资产设立了全资子公司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人民币,加大了投资,加快了资源开发进程。
在青海省、海西州和格尔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公司于2005年建成国内首条年产30万吨硫酸钾镁肥生产线;于2007年建成国内首条年产2万吨工业级碳酸锂生产线(东、西台各1万吨);于2013年建成年产1万吨精硼酸生产线;近年来,公司又陆续建成年产30万吨氯化钾和硫酸钾生产线。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公司主导制定了两项国家标准:硫酸钾镁肥国家标准(GB/T20937-2007)、卤水碳酸锂国家标准(GB/T23853-2009)。形成发明专利及自有知识产权共计14项。“国安”牌碳酸锂、硫酸钾镁肥获得“青海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公司主要产品得到了市场及客户的高度认可,特别是碳酸锂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市场认可度高,得到了国内外主要新能源电池厂商的认可。
截至目前,青海中信国安西台资源综合开发项目累计投入近50亿元,现已具备年产40万吨硫酸钾、1万吨碳酸锂、1万吨精硼酸、同时副产5万吨粗氧化镁的生产能力。公司成立至今(截至2020年12月),已累计生产钾肥近480万吨;累计生产碳酸锂近4万吨;累计上缴税金15亿元以上。
生产经营现状
钾肥生产。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海盐湖时提出的“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开发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信集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经过近几年钾肥生产工艺优化和盐田改造,盐田出矿品质明显提升,从而提高了生产收率和硫酸钾品质。硫酸钾主要指标白度的提高,标志着公司硫酸钾产品品质达到国内水盐体系生产硫酸钾行业领先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硫酸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今后公司将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结合市场情况,通过实施钾肥高品质差异化竞争战略,调整钾肥产品结构,加速转型升级,提高服务科技含量,为保障农业需求和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碳酸锂生产。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鼓励技术革新,降低了原辅料消耗、备品备件损耗,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碳酸锂产量的同时,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国安”牌碳酸锂已得到世界主要新能源电池厂商的认可,通过当升科技等锂电产业龙头企业,进入三星、SONY、LG、特斯拉以及欧洲主要汽车厂商的供应链并取得认证,为开拓未来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后期,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全力发展,做大、做强锂产业群,做精、做尖锂产品,实现工艺可靠、成本经济、绿色环保、高效节能、资源利用率高的目标,在保持电池级碳酸锂高品质优势的基础上,实施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新工艺技改项目,尽快扩大锂产品的产能,占据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青海省千亿锂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近两年生产经营情况。2019年,产销硫酸钾34万吨、电池级碳酸锂5200吨,实现产值12.8亿元,上交税金1.86亿元;2020年,产销硫酸钾3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5500吨,实现产值8.06亿元,上交税金1.66亿元;2021年,计划产销硫酸钾30万吨,产销碳酸锂6000吨,预计实现产值12亿元以上,上缴税金1.8亿元以上。
未来发展规划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顶层设计,搞好资源开发”和“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实现盐湖资源开发业务的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注重技术创新,实现盐湖开发高质量发展,将西台盐湖建成国内领先的绿色盐湖,持续提高盐湖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未来几年,青海国安公司将以品质为导向,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做强做优盐湖开发项目,形成年产3万吨高品质锂电材料、40万吨钾肥、1万吨精硼酸、2.5万吨镁盐产品规模,将西台盐湖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高端锂电材料和高品质硫酸钾生产基地,为我省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应有贡献!
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 技改项目进展情况
目前,“中信国安”牌碳酸锂已通过当升科技等锂电产业龙头企业,进入三星、SONY、LG、特斯拉以及欧洲主要汽车厂商的供应链并取得认证,产品品质、品牌优势较为突出。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且都出台了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和发展规划。同时,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改变,锂产品作为主流新能源材料,市场潜力巨大。
经过近两年的技术准备和新工艺市场应用,碳酸锂新工艺技术条件已经成熟,锂资源已经具备规模开发的条件,公司拟尽快实施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技改工程项目,项目计划投资近10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工业产值15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