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招商引资 > 招商引资

【展会聚焦】盛会,为盐湖发展架起“四梁八柱”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马振东    发布时间:2022-07-22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想要加快发展,必须打开开放之门。7月22日,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开幕,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带着“攒劲”的产品、全新的理念,以崭新的面貌闪亮登场。

根据会展安排,本届展会围绕青海高位推动盐湖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重点聚焦钾肥和纯碱生产领域的新技术和产品展示,盐湖产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成果,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展馆。展馆以“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为主线,以构建“1+4+12”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为着力点,采用现代化高科技全息投影、裸眼3D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展示盐湖资源分布及青海盐湖产业规模等信息,结合传统灯箱展板和盐湖系列产品展示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成果和未来规划蓝图。

近年来,青海盐湖工业以创新驱动发展,探索循环经济模式,盐类产品从单一的氯化钾拓展到20多种。2021年底,《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2021—2035年)》印发,为青海盐湖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布局、深化创新指明了路径。目前,占地13.3公顷的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盐湖资源开发中试基地正加紧建设,预计今年投用。此外,通过与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等4家科研院所合作,年内将有熔盐发电、稀有元素提取等12个项目入驻。本届展会,青海盐湖工业期待与国内外知名厂商在稳定钾、扩大锂、突破镁、开发钠、培育硼、建成世界级稀散元素综合高效利用基地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聚焦优势,构建世界领先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
共邀盛宴 共谋发展
助推青海产业更“绿”更“高”更“远”
——写在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开幕之际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芈峤    发布时间:2022-07-22
 

青海国际会展中心喜迎青洽会、生态博览会的氛围浓郁(7月20日摄)。摄影:祁国彪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7月22日,第23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二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如约而至,这场“盛夏之约”克服万难,不曾停歇。

22年间,青洽会从一个招商展会发展成为青海人民的盛大节日,通过人才对接、产业推介、项目洽谈以及各族群众参与,对青海经济社会、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2年来,青洽会更像是一部青海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的“浓缩史”,折射出青海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脉络与轨迹,从无到有、从少至多、从简入精……今日的青海,产业发展更加绿色,更加高质量,更加长远!

今天,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盛大起航,本届展会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青海推动高质量发展擘画的宏伟蓝图,以开放的姿态、绿色的底气迎接新机遇,共享生态成果,发出青海贸易洽谈的好声音!

一间高原“会客厅”:敞开怀抱,青海绿色发展欢迎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每年夏季,青海宜人的气温,壮丽的美景,充沛的“绿电”,可口的有机农畜产品……吸引越来越多的友人来观景、寻友、投资、洽谈。

每年青洽会,青海都会力求推荐、展示自己。在去年第22届青洽会上,青海省委省政府再次向社会各界抛出橄榄枝:欢迎社会各界了解青海、走进青海、投资青海。

合作共赢,圆梦青海。青海用最大的诚意将这座高原“会客厅”装扮一新,隆重开门迎客。

回顾几年来的青洽会及去年的首届生态博览会,业内顶级专家、国内外院士、世界500强企业领军人物……汇聚于青,走田间、进工厂、入园区,看生态、看产业、看规划。去年,首届生态博览会参与国别达到24个,22个省(区、市)政府代表团、5省区经贸代表团来青参会,国内外参展企业近800家;去年,青洽会30个省区市代表团,13000余名嘉宾客商参会参展。今天,各方嘉宾再次汇聚于此,共商合作大计。

是招商更是会友,借助这座高原“会客厅”,青海逐步做大“朋友圈”,今年在第二届生态博览会的加持下,“迎宾”规格将更高。

“原来只是想借此看看青海的发展现状,没想到一来就成了家里人,目前已经投资青海、定居青海……”

“要争取每年都来青海参加展会,不仅看生态、看美景,更是探寻清洁能源、锂电产业、大数据发展等‘绿色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对一座城市一个省份而言,人才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而为不同人才提供机遇,是经济活力的具体表现形式。青洽会、生态博览会为人才提供了充分展示的平台,也为企业打通招才引智的渠道,更为青海产业“四地”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记得去年青洽会期间,第二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开幕,在专场签约仪式上,26批203项人才项目成功签约。青海拿出满满诚意,广发“英雄帖”,203项人才项目的成功签约,也反映了人才对青海的选择。

求贤若渴,海纳百川。今日的青海,借助搭建更高规格展会,抛出各类人才新政,诚邀社会各界“常来家里坐坐”!

一封诚意“邀请函”:引来超千亿元投资新项目

作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有着重要地理和区位优势的省份,经过多年的砥砺奋进,青海不断扩大开放,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格尔木国际陆港建设,扩大中欧班列、南亚班列开行,高效运营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不仅打通了与国内外接轨的“大通道”,更实现了胸怀的更加宽广。

近年来,随着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等发展路线的越发清晰,迎来了有史以来的最大机遇期。风劲扬帆正当时,青海愿与您携手共进,共享机遇,创造未来。

今天,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隆重开幕,手握“邀请函”的各界精英相聚于此。

“我们打开大门,推介我们的发展主导方向、产业基础、营商环境,希望社会各界关注这里、爱上这里,让在西宁的投资者来得了、留得住、长得壮!”西宁市委市政府曾在招商中公开指出。

一封“邀请函”,为青海引来众多投资好项目。

去年7月22日下午,第22届青洽会集中签约仪式上,18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217.42亿元。一张张“超级大单”,一个个成交数额,让人们看到了青海发展的信心和实力。

22年来,青洽会招商引资项目累计签约金额达21453.9亿元,到位资金累计6990.74亿元。回首成果,引入了青海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户,中复神鹰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建设项目、比亚迪年产27GWh动力锂电池生产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优强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动了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天,在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上,我们对投资新项目再次期待!

一部浓缩“招商史”:勾勒青海高质量发展新脉络

回首过去,在第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之年,经原国家经贸委提议,青海省首次举办“民营企业参与西北经济结构调整项目洽谈会”。其后数次易名,2002年为“中国东部企业参与西部结构调整投资贸易洽谈会”,2004年为“中国青海结构调整暨投资贸易洽谈会”,2010年为“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2013年则更改为“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今年,又在此基础上与“第二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合并办会。

从展会名称的更替中不难发现,青海从“走出去、引进来”单纯吸引外部资金开发建设的传统“路线”,在逐步的探索中转变到了绿色、低碳、循环、高效的高质量发展新“航道”。

现在,每一届青洽会的主题都紧扣时代脉搏,招商工作更是在实践中不断开阔眼界、增强自信、扩大开放、创新发展。

回首22年的招商发展史,青海摒弃最早的来者就是客,到目前的招商项目需要进到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中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的青海,招商工作思想更统一、信念更坚定、目标更明确。

22年间,通过青洽会这一平台,青海招商引资年度签约资金从不足百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超1000亿元,年度到位资金从不足40亿元提升到近200亿元。去年的首届生态博览会,更是推进了国内外生态建设成果的共享互鉴、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产品贸易融通、生态价值转化合作。

目前,一大批国内国外优质企业落地青海,特别是围绕清洁能源、锂产业、盐湖产业、数字产业等绿色新兴产业,帮助青海打造出了“锂产业硅谷”“光伏全产业链”,持续壮大“海南、海西两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规模及不断保持且刷新着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

我省业内专家曾提出,一个展会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数据指标的提升,最关键的是形成了绿色发展的新优势,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引资引智成果已然凸显。


【聚焦青洽会 生态博览会】
共享江源绿色盛会 见证青海绿色崛起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范程程 祁晓军    发布时间:2022-07-22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7月的青海,邀四海宾朋,聚各方精英。7月22日,第23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二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如约而至,青海再一次以更加昂扬奋进的姿态求发展、谋共赢,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青海特色产品。

 

 

全方位展示大美青海特色

“开放合作绿色发展”,本届展会主题依旧。今年,在全省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做好“六保”“六稳”工作,青海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研究决定第23届青洽会与第二届生态博览会合并举办,并提出“减而精”的原则,“减”是要压缩展会时间、控制展会规模、压减活动数量和参会人员,“精”是体现在邀请的嘉宾要精、开幕式和主旨论坛要精、布展要精、特色亮点要精、会展成效要精、整个展会要安全。

向着目标,勇毅前行,这将是一届高水平的盛会。第23届青洽会聚焦青海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全方位展示大美青海特色产业、农牧业、文化、旅游、金融、经贸等诸多领域的建设成果。

立足生态之重,彰显生态之大。第二届生态博览会坚持“立足青海、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定位,致力于打造国内外生态文明交流、生态建设成果共享互鉴,推进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产品贸易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实现的重要平台。

高水平、高质量是展会始终如一的要求。展会期间,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宾省(区)展馆开馆、主旨论坛暨重大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可以说是全省合力充分展示青海发展新机遇和开放新优势,搭建起青海与省外乃至国外深度对接、务实高效、互利共赢的桥梁。

“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辽宁-青海重点产业合作交流对接会等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将搭建起互联互动、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平台。

技术人员调试VR体验设备。

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作为我省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招商引资、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22年来,伴随着一届又一届青洽会的成功举办,青海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朋友圈”,通过广交朋友、凝聚共识,在充分展示大美青海新形象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青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2年来,青洽会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青海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2年来,青洽会招商引资项目累计签约金额达21453.9亿元,到位资金累计6990.74亿元。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近年来,青海以求新思变、敢为人先的气魄,不断营造创业的新环境,激发创造的新活力,通过青洽会引入了青海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户,中复神鹰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建设项目、比亚迪年产27GWh动力锂电池生产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优强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动了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看到,青洽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不断完善提升中成长起来。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在生态价值、责任、潜力的辩证统一中寻求发展的最大增量,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充分展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体现绿色发展新理念,以生态之名亮相。

生态博览会聚焦生态价值转化,集中推介我省特色生态产业产品,带动生态产业化发展,这是青海让更多生态产业“请进来”、绿色产品“走出去”的桥梁纽带,充分展示绿色有为的青海姿态。

绿色是最足的底气,青海正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转换为民生福祉、发展之能。

宁夏展区。

展现绿色崛起的鲜明色彩

青洽会这个已经走过22年岁月的盛会正在孕育新动能、凝聚新力量。

与往届相比,本届展会聚焦青海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谋划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深加工、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287个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总额约3770亿元,收录在《2022年青海招商项目》中,并已印刷成册。截至目前,超额完成签约目标任务。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从2017年开始,每年青洽会期间的“绿电”活动已成为青洽会的招牌活动。今年,“绿电5周”全清洁能源供电活动是继“绿电”7日、9日、15日,“绿电三江源百日”暨全省绿电31日后,再一次“绿电”活动创新实践,更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探索。

线上和线下并重也是今年展会的一大看点,展会将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传播优势,集中展示青洽会、生态博览会风采。这将扩大青洽会、生态博览会覆盖面,进一步提升青洽会、生态博览会的品牌影响力。

我们看到,今天的青洽会和生态博览会,更像一座亮丽的舞台,将奏响青海绿色发展的豪迈乐章,展现青海绿色崛起的鲜明色彩。

大美青海,开放融入。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开幕之际,让我们共聚三江之源的绿色盛会,共赴美好繁华的合作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