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州以一流服务促进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
柴达木日报记者 林晓明
新注册企业办理事项所需材料由5项变为2项;企业开办环节由5个缩减至3个,全流程由8.5个工作日缩减到3个工作日办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2022年,我州制定《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整治年”活动,以加快推进“四地”建设、推动海西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瞄准市场主体关切、营商环境改革的难点和痛点,全力营造一流的政务服务、投资建设、产业发展、创业创新和法治、人文环境,促进海西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不可缺少,是市场主体生命之氧、经济发展活力之源。
海西州电商绿洲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帆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敢于投资的动力,是培育优秀企业的摇篮。我们企业在经营中得到了州委、州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支持,让我对企业今后更好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于“环境”。
2013年,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开启商事制度改革序幕。此后“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多证合一”逐渐在全国推开,市场准入大幅放宽,公平监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自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我州全力打造“青海一流、西部样板、全国知名”的营商环境标杆地区,为全省营商环境建设作出海西贡献,为全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海西力量。
“以前新设公司办理周期长,手续烦琐,需要纸质材料较多。现在全程电子化、只需要在网上录入公司名称、地址详情、经营范围、股东等信息,一个工作日就能领取执照,方便快捷,节省了很多时间。”海西天皓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一项项接地气,真心实意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工作举措是助力企业快速增长的“钙片”:
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削减企业和群众办事申报材料,压缩办理时间……
营造开放便利的投资环境,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建立州级领导联点的首席服务制度,积极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努力当好“店小二”……
营造成本适宜的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推行差别化地价政策,创新企业用地模式,建立企业用地需求预报制,推进“精准化”供地,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全面规范涉企收费,积极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落实减税降费惠企政策……
营造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环境,深入实施“昆仑英才·高端创业创新人才”计划,制定人才引进、服务、培育机制,在工业园区探索建立人才专业化服务机构,加强对各类企业的用工服务,协调解决企业结构性、季节性用工问题……
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严格兑现政府向社会及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
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厚植重商亲商暖商沃土,为企业贴心服务、排忧解难,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在海西投资兴业的温度、热度和满意度……
这一系列的 “钙片”,正助力企业在健康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均衡发展。
营商环境的优与劣,体现的是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彰显的是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展现的是地区经济的发展动力,映射的是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
今年以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紧扣“产业第一”,把项目招商放首位,创新企业服务模式,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决心和力度,抓“第一”、争“第一”,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
“我们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抓好‘项目攻坚年’的各项具体举措,不断加大招商引资项目谋划,做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运行困难问题,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0.7%,经济运行和项目投资实现良好开局,为确保全年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管委会产业发展部产业协调科科长邹雄说,“下一步,我们继续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未来,我州将确保经过1至3年的全力推进,州、市县(行委)两级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全州形成市场主体办事更便捷、程序更透明、领域更开放、经营更自由、权益更保障、环境更舒适,更加有利于各类企业成长和人才发展的生态系统,“十四五”末实现市场主体“倍增”。
下一篇:海西,来了就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