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招商引资 > 招商引资

青海冷湖天文台成为国际一流大型天文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叶文娟    发布时间:2021-08-20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8月18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重大科学进展。2018年以来,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天文大科学装置冷湖台址监测与先导科学研究”启动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专家团队对冷湖进行了连续3年关键数据的监测,近期通过对所有台址监测数据的分析解读,研究结果显示,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光学红外观测条件可以比肩国际一流大型天文台,具备世界一流的视宁度和承载我国未来重大天文科学设施潜力。这一成果,将为我国光学天文、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等学科未来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据悉,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天文大科学装置冷湖台址监测与先导科学研究”的一个课题支撑了这项研究。自2018年1月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邓李才领导的团队对该地域的晴夜数量、晴夜背景亮度、气象和观测夜质量等参数进行连续监测,数据累计达3个年度,经过细致统计分析显示,冷湖赛什腾山C区(4200米标高点)的视宁度中值为0.75角秒,与国际最佳台址同期数据大致相同,全面优于其他台址。在红外观测条件上,对“物质起源”和“生命起源”等极端科学目标而言,在冷湖赛什腾台址获取的可沉降水汽(PWV)指标在除南极台站外的所有国际一流台址中最为优越,按可观测时间和视宁度进行综合量化分析,赛什腾山的品质优于青藏高原其他选址点,与夏威夷莫那卡亚峰和智利各天文台相比基本持平。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天文重大科学设施建设,青海省科技厅和青海海西州政府工作推进组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等科研单位和西华师范大学合作,于2018年开展天文台址资源考察,在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选址、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扎实有效的前期工作。

为助力冷湖天文科学监测工作,青海省科技厅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天文大科学装置冷湖台址监测与先导科学研究”,在冷湖选址区域获得了关键监测数据,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科院和各高校在冷湖这个国际水平的台址上将投入大量设备和人力,成为青海省基础科学研究的高地。同时,这个科学成果也引起了国际天文学科同行的高度关注,由此预见,冷湖将成为国际光学天文研究重要基地和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的产生地。


我国科学家在青海冷湖发现国际一流光学天文台址

2021年08月19日 | 来源:人民网
2021年七夕的银河拱门,拍摄于施工中的赛什腾C点,中国科技大学的2.5米巡天望远镜、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1米SONG望远镜、西华师范大学的50BiN双筒望远镜、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的1.8米和80厘米行星观测望远镜均建于这个平台。赛什腾山台址质量的所有数据均在此采集完成。洪文瀚供图
2021年七夕的银河拱门,拍摄于施工中的赛什腾C点,中国科技大学的2.5米巡天望远镜、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1米SONG望远镜、西华师范大学的50BiN双筒望远镜、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的1.8米和80厘米行星观测望远镜均建于这个平台。赛什腾山台址质量的所有数据均在此采集完成。洪文瀚供图

人民网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北京时间8月18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我国一项重大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邓李才研究团队发现,青海冷湖台址的光学观测条件比肩国际一流大型天文台。这一发现为我国光学天文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也为国际光学天文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战略资源。

在青海省地方政府支持下,研究团队自2018年1月启动青海冷湖地区的天文选址工作,克服野外高海拔等重重困难,建成所有关键台址参数的测量平台,经过3年连续监测,综合分析数据得出了这一结论。

邓李才研究员介绍,光学/红外观测台址是极其宝贵的战略性稀缺资源,目前国际公认的最佳台址只有智利北部山区、美国夏威夷莫那卡亚峰及南极内陆冰穹地区。选址团队经过细致统计分析显示,冷湖赛什腾山C区4200米标高点的视宁度中值为0.75角秒。这个参数与国际最佳台址同期数据大致相同,全面优于其他台址。同时,在红外观测条件上,对“物质起源”和“生命起源”等极端科学目标而言,最重要的台址指标是可沉降水汽(PWV),冷湖赛什腾台址是所有国际一流台址中最为优越的。按可观测时间和视宁度进行综合量化分析,赛什腾山的品质优于青藏高原其它选址点,与夏威夷莫那卡亚峰和智利各天文台相比,基本持平。

冷湖国际一流台址的发现打破了长期制约我国光学天文观测发展的瓶颈,不仅为我国光学天文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特别是冷湖所在的地理经度区域内,尚属世界大型光学望远镜的空白区,而天文观测常常需要时域、空域的接力观测,因此,也是国际光学天文发展的宝贵资源。

为最大限度发挥好冷湖台址的科学效益,中国科学院将与青海省政府联合,一方面尽快对台址资源进行保护,避免灯光、粉尘、震动等的影响;另一方面统一规划和布局未来重大观测设施的发展。中科院将与青海省一道,力促冷湖天文台址的国际合作和开放,吸引国际领先的观测设施落户,使之成为国际光学天文研究的重要基地,使冷湖成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培育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