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融资服务 > 融资服务

为何需要期货和衍生品法

2022年04月22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张汉斌
 

 

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8月1日起施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将调整期货、衍生品交易法律关系,指引市场主体形成稳定预期。我国证券与期货市场同时起步于1990年,期货交易所有郑州商交所、上海期交所、大连商交所、金融期交所、广州期交所等,比证券交易所数量还多;期货公司有150家,数量亦超证券公司,期货交易品种丰富。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有色金属、焦炭、动力煤和黑色建材期货市场。截至今年3月底,期货保证金规模达1.29万亿元,撬动的合约交易额10倍以上,如此巨量的交易、市场波动带来的平仓、追偿等亟需一部专门法律来定分止争,并给予投资者、期交所、期货公司、结算公司以及自律管理组织等各参与主体合理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预期。

该法的通过有助于规制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健康规范发展。期货是标准化的场内交易衍生品,衍生品还包括期权、远期、互换等依赖某种基础资产价格变动的未来交易合约。场外交易的、非标准化的合约衍生品灵活性适应性强,但总体沟通成本高,较难形成统一的交易市场。无论是哪种衍生品,由于都实行保证金交易,杠杆率一般达10倍甚至更高,因而期货衍生品的风险较高,需要规范各市场主体行为和执业边界,以防止市场操纵、风险暴露甚至外溢。如在期货业务市场准入方面,期货和衍生品法规定须经批准或核准。此外,期货市场信息披露不一定充分,为防止内幕交易和利益冲突,期货和衍生品法需特别规制期交所、期货公司、监管部门等从业人员禁止参与期货交易。

期货和衍生品法特别在交易者保护方面做出规定。高杠杆使投入资金减少,期货和衍生品法将证券法中的投资者明确为交易者。期货或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当然离不开对交易者的保护,唯有如此才能长期吸引增量资金参与。为此,该法规定交易者享有资产安全、知情权、查询权等各项权益,并规定禁止期货公司损害交易者权益的行为,期货经纪和期货自营须避免利益冲突并进行有效隔离,还建立了期货交易者保障基金、多元化化解纠纷机制以及期货公司承诺制度等。由于期货交易既有套期保值、规避市场风险需求,也不排斥投机需求,因此该法将交易者划分为普通交易者和专业交易者,其中,普通交易者与期货公司发生纠纷时举证责任倒置,即期货公司需自证清白,为交易者适格管理提供了法律框架。

此外,该法还为期货市场的国际接轨和合作进行了专章规定。期货市场价格深刻影响现货市场价格,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交易额虽然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对相应商品的定价权和影响力与此并不匹配。这一点,在国际贸易环境需熨平经济周期、规避波动风险时尤其凸显。比如铁矿石、生猪周期,表明相应期货市场规避风险、价格预期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期货市场的国际合作和接轨,对跨境交易与监管进行法律规制,并借鉴国际期货市场的有益做法,如股指期货、股票期权、黄金期权,以及由利率、汇率等基础资产衍生出的其他衍生品市场也需配比发展;还应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期货公司。

(作者张汉斌 系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
 

人民网访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全面提升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监管效能

2022年04月21日 |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黄盛)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20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以下简称“期货和衍生品法”)。就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与实施,人民网日前采访了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易会满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就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做了制度安排,全面提升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监管效能,推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重点规范期货市场 兼顾衍生品市场

人民网:期货和衍生品法主要有哪些内容?

易会满:期货和衍生品法立足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实际情况,全面规范期货市场,兼顾调整衍生品市场,着眼于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功能,将经过实践检验成熟可靠的制度上升为法律,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准确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前瞻性地做一些重大制度改革,为市场创新发展预留充足的制度空间。

该法共13章155条,重点围绕期货交易、结算与交割基本制度,期货交易者保护制度,期货经营机构与期货服务机构的监管,期货交易场所和期货结算机构的运行,期货市场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做了规定。

衍生品市场与期货市场本质相同,功能互补,制度相通,高度关联,不可分割,共同构成统一的大市场。相较于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监管实践相对缺乏。

期货和衍生品法结合市场实际情况,统一确立了衍生品市场发展和监管亟需、国际通行的基础制度,如单一主协议、终止净额结算、交易报告库等,赋予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监督管理衍生品市场的职责,并授权国务院依照该法原则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推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期货和衍生品法将如何推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易会满:期货和衍生品法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就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做了制度安排:

一是明确规定国家支持期货市场健康发展,发挥市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的功能。

二是鼓励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明确对套期保值实施持仓限额豁免。

三是专门规定采取措施推动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发展,引导国内农产品生产经营。

四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种上市机制,原则规定品种上市基本条件,优化品种上市程序,丰富期货品种,完善产品结构。

五是扩展期货公司业务范围,增加了期货做市交易、衍生品交易等业务,为期货公司增强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更好服务实体企业,预留了法律空间。

牢牢坚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底线

人民网:期货和衍生品法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易会满:期货和衍生品法将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作为重中之重。

一是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夯实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规定期货交易实行持仓限额、当日无负债结算、强行平仓等风控制度,明确期货结算机构中央对手方法律地位。

二是健全期货市场的风险识别、预防和处置制度体系,强化期货交易场所一线监管职责,规定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突发性事件处置措施,完善市场监测监控制度、构建立体多元的风险防控体系。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显著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推动期货市场深化对外开放

人民网:期货和衍生品法关于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做了哪些制度安排?

易会满:扩大对外开放是提高我国期货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必由之路,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制定填补了涉外期货交易法律制度的空白。

一是确立法律的域外适用效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期货交易和衍生品交易及相关活动,扰乱境内市场秩序,损害境内交易者合法权益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

二是规定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和境外监管机构建立跨境监管合作机制,依法进行跨境监督管理。

三是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明确对境外期货交易场所、境外期货经营机构等向境内提供服务的监管要求,并对境内外交易者跨境交易的行为进行规范。

四是严禁境外主体未经履行法律程序在境内经营相关期货业务活动,明确法律责任。

同时,还对信息出境、境外期货交易场所以境内期货交易场所上市的合约价格挂钩结算等问题做了规定。

全面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 提升监管效能

人民网:期货和衍生品法对于资本市场法治体系有何重要意义?下一步证监会如何贯彻落实?

易会满:期货和衍生品法有效填补了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空白,资本市场法治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建成。

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要有效发挥,必须始终以科学完备的法律制度为基础。截至2021年底,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司法解释和政策性文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约2000余件,涵盖各个方面。资本市场总体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下一步,证监会将组织全系统单位认真领会期货和衍生品法的立法精神,深入学习掌握各项制度的内涵,把每一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升监管效能,并指导全行业开展期货和衍生品法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全社会充分认识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功能和价值,推动更多产业客户利用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

同时,证监会将根据期货和衍生品法的规定抓紧做好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工作,督促期货交易场所、期货结算机构和行业协会同步修订自律规则,尽快完善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法治体系。

此外,证监会还将以期货和衍生品法通过和施行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发展和监管的水平,加强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协同国务院相关部门促进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持续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