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职场的朋友都知道,转岗和跳槽,强弱幅度和性质不可同日而语。转岗只是一家公司内部,或在一家单位内部进行,涉及的人事、财务等问题比较简单;而跳槽就已经是换一片天地,重新开始,虽然说原来的工作经验和人脉还可以延续,但在人事和财务,甚至在职务上可以说是从零开始。
话虽如此说,却不可小看内部转岗。转岗之后出现的是积极效果还是消极后果,工作和人际关系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行,也还是存在一定的变数的,尤其是跨技术门槛的转岗,须谨慎对待。
案例:转岗把握不准 导致原有优势不能延续
这里有一个案例,是我从一家职场网站看到的,姑且转述一番。有一哥们,是做企业内训的,做得很顺手,风生水起,在企业内部口碑很好,良好的工作业绩给他带来了良好的信心,他要转岗做HR(人力资源)。于是打报告,申请转岗,上头根据他以往的表现,以及公司内部对他的印象,于是很快批准了。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哥们以后接下来的工作也会顺着这个态势走,信心满满地上岗了,只要在这个岗位上表现突出,他就可以提升,正式转为HR。
要梳理核心竞争力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这个“天”,不是指迷信中的天意,而是指客观的工作环境,人事环境和他本人的工作经验的糅合体,是一些不可逆转的因素。这哥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过往的工作经验根本无法顺利地移植到如今的工作经验当中来,这篇网文介绍说:“第一个月过去了,当月的人员招聘指标没达到;第二个月,他想方设法找了各种渠道招人,可送到各部门去的新人大多不能让各主管满意。”
最后的结局呢?网文说:“三个月后考核,各部门主管对他的招聘工作业绩都不太满意,最终,转岗失败了。”
这位哥们心里苦恼,去找职业规划师,规划师给了他一些建议:关键在于重新梳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哥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呢?职业规划师认为,他认真、责任心强,愿意倾听,喜欢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等特质,都与培训师这一职业十分匹配。
对于别人的文章,我就不过多引述,这里就规划师所说的重新梳理核心竞争力展开一些讨论。其实,就职场经验而言,案例中的哥们不是没有梳理过核心竞争力。
他一直在公司做内部培训工作,善于与员工,与同事沟通,这其实也是一种人力资源工作,他就是在认定自己在人力资源工作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之后,才做出申请转岗的决定的,他原来所从事的和转岗目标虽然是两回事,但也不能说风马牛不相及,他并不盲目,他并不鲁莽,但还是得到一个败局。为什么?这里面就大有文章了,不是冷冰冰几个建议可以解决的。
上一篇:职场磨合期新人不用愁
下一篇:职场转岗 想要问问你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