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

去医院配眼镜一定要散瞳?眼科医生告诉你真相

马秀梅
2021年08月16日 |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去医院配眼镜一定要散瞳?眼科医生告诉你真相
 
 
 
 
 
 
 
 
 
 
 
 
 
 
 
 
 
 
 
 
 
 
 
 
 
“猫大夫医学漫画”供稿
“猫大夫医学漫画”供稿

女性若想皮肤好,这些食物要戒掉

陈小英
2021年08月16日 |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女性若想皮肤好,这些食物要戒掉
 
 
 
 
 
 
 
 
 
 
 
 
 
 
 
 
 
 
 
 
 
 
“熊猫医生医学漫画”供稿
“熊猫医生医学漫画”供稿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美齿“神器” 规范使用才能笑出自信

2021年08月16日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编者按 美牙贴、美牙仪、美牙笔,冰瓷美牙、6D炫彩浮雕美牙……各种花样美齿项目层出不穷,美齿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热销。那么,这些美齿方式和产品靠谱吗?效果如何?如何安全使用?本报记者近日就此做了相关调查。

记者 庞建新

“只要每天半小时,就能让牙齿变得白白的”“每周一次,牙齿白亮”“仅需10分钟,5天焕白4个色度”……打开各大电商平台,美齿产品的宣传动人心弦,着实让爱美人士心仪不已。

美齿消费潮起

随着大众口腔护理意识的提升和消费者在口腔护理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难以启齿”已成为过去时。如今,除了电动牙刷、牙膏、普通牙刷、漱口水这些日常口腔护理用品外,美白牙贴、美牙仪等也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牙齿整齐、美观、美白,是大众对牙齿健康的主要诉求。近些年,美齿项目也由单一的刷牙延展到牙齿矫正、洗牙、牙齿贴面和功能性产品的使用等。

口腔护理品牌舒客联合新浪微博发布的《2020美齿经济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国民对身体健康的自评分平均为3.76,但对口腔健康度的自评分仅为3.27,后者明显偏低,这表明口腔相关问题在大众中具有普遍性,不容忽视。《2020美齿经济白皮书》分析认为,“美齿”已经成为当下国人口腔护理的迫切需求,但与这种需求相对应的,是“美齿”的消费力还远没有被释放出来。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口腔医疗白皮书》也显示,口腔消费者的主要困扰集中在“美”方面,比如牙齿不够白、牙齿不整齐等,而智齿疼痛、龋齿等与医疗健康相关的口腔问题已不再是困扰口腔消费者的主题。

新浪调研数据表明,追随美齿潮流,“后浪”、女性、小镇青年正在成为美齿消费的主力军,90至95后年轻人占线上健康类日化品消费市场的比例超过50%;各年龄段人均美齿消费都处于上涨阶段,其中95后人均消费增速较快,消费潜力不容忽视。

美白“神器”热销

 在社交平台上,消费者被种草各种牙齿美白“神器”。“重要时刻,牙黄很令人苦恼。”消费者纷纷表示,“一直因为牙黄而自卑,涂了口红更显牙黄得难看。”有消费者说,在朋友的推荐下,她网购了美白牙贴,“使用后感觉祛黄效果还不错。”

记者近日搜索各大电商平台,发现与美齿相关的产品除了牙膏、漱口水、牙线、牙粉外,其他充满“科技感”的“神器”也不少,其中不乏知名主播推荐的美白牙贴和美牙仪等。记者看到,有的美白牙贴月销量达到两三万片。

此外,被称为“科技美牙”的美牙仪近年来也大受欢迎。数据显示,天猫国际进口冲牙器、美牙仪类产品的销量仅去年3月至8月就增长了253%。“新型的美牙类目如牙齿美容仪增速迅猛,在美容美体仪器的大品类中,增速仅次于眼部美容仪。”高露洁跨境电商负责人表示。

使用体验差异大

记者调查发现,各大品牌美白牙贴在宣传时基本上都会强调:“亮白”“舒适”“不酸牙”,有的甚至还打出了“挑战0酸牙”等宣传口号。但因使用人群存在个体差异,对美白牙贴使用效果的评价并不一致。

记者看到,有购买过美白牙贴的网友在电商平台留言“买的炫白牙贴,试了一下产品,不酸牙,坚持用应该有效果。”但是也有网友直白吐槽:“试用了一下,基本没多大用,有的地方白了很小的一块,像是牙斑一样,更难看了,而且基本贴不住。”使用过美白牙贴的消费者周女士也告诉记者,长期使用这种产品会产生“酸牙”的感觉。

此外,根据消费者的反馈,美白牙贴根据使用频率的不同,以及个人牙齿情况(如颜色深浅)不同,美白效果也不同,有的美白效果不错,有的效果不理想甚至还会反弹。

规范使用才安全

 采访中,有消费者表示,“美齿产品的作用大小是其次,安全更重要。”那么,美白牙贴安全吗?它是采用什么原理美白牙齿的?是否有腐蚀性?记者就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联合利华官方旗舰店方面表示,美白牙贴一般在正常的适用范围内,是不会有腐蚀性的。而记者从舒克官方旗舰店了解到的信息是:“牙贴中温和释放的氧原子能够与沉积在牙齿表面的色素产生作用,从而去除牙渍,实现美牙效果。并添加抗敏因子温和呵护牙龈,敏感星人亦可用,白牙不酸牙。”

记者调查了解到,市售美白牙贴的主要成分基本上都含有过氧化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主治医师丁茜告诉本报记者,过氧化氢成分确实有漂白牙齿的作用,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牙齿中的大分子有色基团分解,从而达到漂白的目的。目前临床中使用较多的漂白药物为过氧化脲,它是在过氧化氢成分的基础上添加了尿素,可增强漂白效果,同时有防龋、稳定等优点,所以目前临床上较少单独使用过氧化氢。

消费者使用含量小于3%的过氧化氢是相对安全的,但因为浓度太低,漂白作用有限。牙齿漂白过程中最易发生的安全性隐患就是牙齿敏感、牙龈损伤。因此丁茜提醒,牙齿美白操作的流程需要被规范,不建议患者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擅自进行过度治疗。

此外,还有很多消费者选择使用美牙仪来解决陈年牙渍、牙黄等问题。据了解,市售火热的美牙仪原理一般是在牙齿上涂上凝胶后进行光照,从而达到让牙齿亮白的效果。

针对美牙仪的安全性,碧缇福·轻自由品牌执行总裁陈涛介绍说,“轻自由牙齿美白凝胶过氧化物含量在3%以下,非常安全温和,适用于家庭牙齿美白。”他同时还提醒到:爱美的年轻人最好在成年以后再使用美牙仪,并且不建议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使用。

采访中,丁茜医生也指出,美牙仪的规范使用很重要。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对牙齿带来损害。建议消费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并根据个人情况明确使用时长。



青少年睡姿不对,真能把脊柱睡“弯”吗?

2021年08月16日   来源:广州日报   任珊珊

“高低肩”、长短脚、驼背……这些现象的背后可能隐藏着脊柱侧弯的身影。近日,一条“18岁女孩睡姿不对导致脊柱弯曲”的消息上了热搜。推文称该患者是因为长期单向固定一个睡姿才导致发病的,这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担忧:除了长期睡姿不对,不少孩子喜欢窝在沙发里,斜扭着身体看电视、刷手机,会不会诱发脊柱侧弯?

对此,苏培强教授指出,在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特发性脊柱侧弯”,通常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长期睡姿不佳只是外因,并不是导致发病的“导火索”。

特发性脊柱侧弯多在孩子初中阶段发生,如今孩子发育相对早,在小学生甚至部分幼儿园大班孩子身上也时有出现。苏培强提醒,家长在开学前应该给孩子做一次脊柱健康自检。一旦发现问题,应尽快带孩子到脊柱外科或骨科进行诊断。

多因素合力“压弯”孩子的脊柱

正常脊柱从背后看是一条直线,当脊柱向一侧弯曲超过10度时,则称为脊柱侧弯、脊柱侧凸。

脊柱侧弯分为存在椎体畸形的先天脊柱侧弯和没有椎体畸形的后天脊柱侧弯两类。在后者中,最为常见的是“特发性脊柱侧弯”,多发于10岁至14岁青少年,约占脊柱侧弯总发病率的90%以上。脊柱侧弯的发病率在女孩中是男孩的2.5倍,多在女孩的月经初潮前后发病,病情进展速度也是男孩子的10倍。

“女性通常到16岁时,骨骼已基本定型,不会突然发生脊柱侧弯。”对于最近上热搜的案例,苏培强认为女患者虽然18岁才就诊,但综合各方信息分析,她应该属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很可能在进入青春期(10岁到14岁)就已发病,但拖到18岁时才发现。也是因为出现脊柱侧弯,她才喜欢朝向一边睡。

苏培强表示,特发性脊柱侧弯是身体生长过程中脊柱的神经、肌肉、骨骼三者不协调发育引起的脊柱弯曲,可能有几种因素共同影响:

1.遗传因素。苏培强在门诊中追溯脊柱侧弯患儿的家族史发现,接近10%的患儿父母也有轻度脊柱侧弯。

2.有些人的神经与肌肉发育不协调,影响肌肉控制脊柱的稳定能力,引起脊柱侧弯。

3.褪黑素和雌激素分泌紊乱,导致脊柱侧弯进展加速、程度加重。临床发现,脊柱侧弯的病人中约70%~80%是女孩,绝大多数是在月经初潮前后发病。

4.骨骼内部发育不平衡。

有家长担心“长期保持单一姿势会诱发脊柱侧弯”,对此,苏培强表示,窝在沙发里、趴在床上刷手机等,通常不会诱发脊柱侧凸,但会引发肌肉酸痛、颈椎和腰椎疼痛。单侧背书包、长期扭着身子写字等,不是诱发脊柱侧弯的确切原因,但会加重脊柱侧弯,因此还是要避免。

早发现、早科学干预

脊柱侧弯未必要“挨刀”

苏培强表示,矫正轻度脊柱侧弯,以姿势锻炼为主,可以做对称性的锻炼,比如引体向上和俯卧撑。对于中度侧弯,需要佩戴支具矫正,佩戴支具不能“一劳永逸”。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佩戴支具以后,要根据自身发育情况和佩戴时间,定期到医院对支具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国外学者多主张, 侧弯幅度达到40~60度的重度脊柱侧弯,需要做手术将孩子“扶正”。

脊柱侧弯手术因创伤大、风险高,以往被称为“皇冠手术”。苏培强曾创新地采用“围手术期头环重力牵引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脊柱侧弯矫形术”,成功为脊柱弯成“7”字形的患儿“扶正”腰杆。他强调,如果早干预、早治疗,早发现的轻症脊柱侧弯患者并不需要“动刀”,采用形体训练、支具治疗、适宜康复等保守治疗方式更为妥当。

苏培强表示,预防、改善脊柱侧弯,要从运动上着手。他建议,青少年每天至少进行一个小时的户外运动。

出现轻度侧弯的孩子应该多进行有对称性的活动,包括吊单杠、俯卧撑、扩胸运动等。游泳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蛙泳,有助于扩展胸廓。平时,孩子也可以做飞燕式平衡动作,利用平衡球做后仰伸展运动。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已有侧弯的患者,属于单侧运动的羽毛球、篮球,不宜长期练习或进行专业化训练,否则有可能加重侧弯。

此外,家长要注意,随着孩子长高,要为其挑选合适的桌椅,并提醒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

特别提醒

孩子有长短脚、高低肩

要警惕是否脊柱侧弯

有不少患儿是在洗澡时被家长发现有脊柱异常的。苏培强特别提醒,对进入青春期、已经习惯独自洗澡的孩子,家长要多留神。除了在孩子洗澡时观察外,家长也可在孩子穿贴身衣服、弯腰蹲下、日常行走时细心观察其是否有长短脚、高低肩、走路拖脚等异常。如果发现异常,应尽早到脊柱外科就医。

已经被诊断为脊柱侧弯的孩子,如有戴支架的指征,需要在青春发育期内长期坚持佩戴支架,并进行合适的矫正性训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定期到脊柱专科进行复诊。如果病情确实加重并有手术指征,则需要当机立断进行手术,因为拖到后期只会加重,手术带来的创伤更大。



美白牙膏能让牙齿变白?别想太多

2021年08月16日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很多人对“美白”都有一种执念,除了皮肤要白,牙齿也要尽可能白。因此,美白牙膏始终是牙膏家族中较受关注和青睐的一类。

能让牙齿刷刷就变白的美白牙膏究竟是货真价实,还是夸大其词,是到了该说清楚的时候了。

牙膏都有美白作用

牙齿美白本身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一切能让牙齿看起来更白的过程。因此,牙齿美白的方法一定包括那些让牙齿变干净从而看起来更白的操作。

刷牙,毋庸置疑,就是让牙齿变干净的方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方法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等污渍,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牙齿本来的颜色显露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上述污渍长期滞留对牙齿造成染色。而刷牙能实现这样的目标,依靠的是刷毛的清扫作用和牙膏里摩擦剂的研磨作用。摩擦剂是牙膏的主要功能成分,任何牙膏都含有摩擦剂,只是摩擦剂的种类、理化性质和研磨能力有区别而已。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任何牙膏都有一定的“美白”作用。

但严格地讲,真正能够通过清洁牙齿实现美白目标的牙膏应该是含有珍珠岩等高磨蚀性摩擦剂的牙膏。毕竟,牙齿的染色要比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等污渍顽固得多。因此如果单用刷牙的办法去渍,不用点“猛药”恐难有效。值得注意的是,高磨蚀性研磨剂虽然去渍效果好,但对牙齿的损伤也较大,尤其对于牙本质暴露的牙齿伤害更明显。事实上,对于顽固污渍,刷牙也无济于事,必须要用更专业的去渍手段——喷砂才能去除。

牙膏去渍功能如何实现

除了摩擦剂,另外一些成分也可能添加到牙膏里,用于实现牙膏的去渍功能。这些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抗再沉积剂、酶等。

生活中将表面活性剂作为清洁剂的例子很常见,如肥皂、洗衣粉。牙膏中的表面活性剂成分主要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LS)。

牙膏中典型的抗再沉积剂有聚磷酸盐、柠檬酸钠等。聚天冬氨酸作为美白牙膏的功能成分是较新的尝试,它本身也是很好的水处理剂(除垢剂)。抗再沉积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色素沉积和减缓牙菌斑、牙结石形成。

此外,木瓜蛋白酶、溶菌酶、过氧化物酶等酶类也可以作为美白剂。

用美白牙膏对付变色牙有效吗

上述使用牙膏美白牙齿的方法,都是针对牙齿颜色正常的情况,因为它们的本质都是去除污渍或延缓污渍形成,从而还原牙齿本来的颜色。如果牙齿变色了,它们还能有效吗?答案不言而喻。

尽管如此,人们仍试图通过使用牙膏对美白牙齿做一些尝试。常见的办法是在牙膏中加入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钙、过碳酸钠、过氧化镁等。这些物质水解后可以释放过氧化氢,从而发挥漂白作用。然而出于安全性考虑,过氧化氢浓度很低,因而其漂白作用有限。

虽然通过漂白实现牙齿美白的治疗手段效果相对明显,但对于严重变色的牙齿,无异于雪上加霜。这是因为,牙齿变色不但反映了牙齿的外观异常,而且提示了牙齿的结构异常——较正常牙齿更脆弱。单纯为了牙齿更白而继续伤害牙齿,绝非明智之举。

总之,美白牙膏有效吗?有,但没有想象的那么明显!所以认真刷牙才是大事。毕竟,保持健康是刷牙的根本目的。

(富饶)


校园绿化越好 学生近视发病率越低

2021年08月16日   来源:广州日报   任珊珊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除署名外) 通讯员邰梦云、唐艳丽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副院长林浩添教授团队公布一项“跨界”研究成果:通过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证实校园绿化越好,学生近视发病率越低。

由林浩添团队牵头,基于中山大学交叉创新平台,联合国内外20家医疗领域、遥感领域及智能图像分析领域的科研机构,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的光学遥感卫星“高分二号”,首次从循证医学角度明确了校园绿化暴露水平与学龄儿童近视的关系,也为“多看绿植可预防近视”的经验之谈提供了一定证据。

据悉,这一研究成果已于2021年8月2日在国际眼科顶级期刊《眼科学》在线发表。遥感系统与医学大数据的结合,首次从宏观角度测量和评价环境因素对学生群体近视的影响,有望开启环境干预的近视群体防控新模式。

NDVI植被指数每提高0.1可减缓3.6%的学校近视患病率增长

据悉,从2016年到2019年,研究团队在深圳113所学校开展了这项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共计142865名,为一年级到四年级小学生。

研究者同时结合“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图像的多光谱数据,捕捉深圳市多光谱数据,精确量化了上述学校绿地的绿化率,计算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从而对学校绿化暴露进行精准评估。

通过采用国际标准的近视大规模队列研究设计,研究者利用大量样本数据,明确校园绿化率与学校近视患病率增加和个人的近视发病风险的关联关系。

林浩添表示,研究显示,在学校范围内每提高0.1个单位的NDVI植被指数可减缓3.6%的学校近视患病率增长。校园绿植每增长0.1个单位的NDVI植被指数,没有近视的学生可减少19.8%近视发生风险。

研究团队还发现,当校园NDVI植被指数普遍在0.3以上时,每年近视总体患病率将减少4.0%。

研究团队正在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试图找出校园绿地的不同类型与学生近视发病率之间更深入的关系。据该研究第一作者之一杨雅涵博士介绍,理论上优先选择常绿植被,增加植被覆盖等提高校园平均绿化率的方法,可能更有利于降低近视发病率。

该研究将促进信息技术与遥感技术应用于流行病学

此项目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精确量化了百余所学校绿地的绿化率,基于多期遥感图像,使用时间积分测算研究队列时间内累计的绿化暴露量,从而控制季节与时间对绿化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国际标准的近视大规模队列研究设计,利用大量样本数据明确校园绿化率与学校近视患病率增加和个人的近视发病风险的关联关系。这项研究将促进信息技术与遥感技术在流行病学的应用,以应对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挑战,并加强公共卫生防御战略。

据介绍,此次研究的牵头单位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参与医疗和科研的机构还有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西北工业大学光电与智能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顶级科研机构和企业。

这项研究将促进信息技术与遥感技术在流行病学的应用,以应对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挑战,并加强公共卫生防御战略。

对话

“多看绿植可预防近视”有了证据

广州日报:预防近视以往是用医学和社会干预的手段,这次为什么要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医疗大数据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林浩添: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人群近视率达52.7%,社会各界都非常关心孩子近视防控的问题。

以往儿童近视研究和防控主要集中于抽样人群,覆盖面窄,同时由于缺乏环境-疾病相互作用的宏观数据,近视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突破较少。信息技术变革为眼病研究和视力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过去的二十年里,卫星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人类健康方面的应用,逐步使流行病学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s)被用于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卫星通信被用于远程医疗,也有越来越多的健康研究利用遥感数据探索环境因素对健康的长期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我们以往在近视防控工作中发现,一些绿化做得比较好的学校,学生近视发生率相对不高。因此,围绕“校园绿化率与儿童近视发生发展是否存在潜在关联”的科学问题,我们借助中山大学交叉创新平台,通过遥感系统、信息技术和医学大数据的运用,首次从循证医学角度明确了校园绿化暴露水平与学龄儿童近视的关系。

广州日报:眼科学界以往对“多看绿色植物可预防近视”的经验之谈意见不一,这项研究是否支持了上述观点?预防近视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林浩添:我们的研究为这个观点提供了证据,经验是有一定道理的。绿光对眼睛有放松调节的作用,绿色植物可让人心情愉悦,校园绿化好,更想到户外散步,这对于近视防控是有益的。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近视患病率与使用电子屏幕时间及近距离工作时间增加有关。我们中心的团队也在研究中证实,儿童青少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

近视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防控近视不仅需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一起努力。我们希望不断加强对可控因素的管理,多管齐下,最终有效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

广州日报:这一研究下一步将向什么方向推进?

林浩添:不同绿化的布局规划对近视发生率可产生不同的影响,希望通过进一步细化研究绿化形态与近视发生率的关系,为教育机构更加高效地进行绿化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