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

海西:产教融合新征程 汇智聚力育人才

来源:柴达木日报    作者:林晓明    发布时间:2021-03-04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近年来,海西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发展体制,走出了一条校企协同、政府推动、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的产教融合发展之路。

健全产教融合政策体系。以州政府名义印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关于海西州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到2022年,职业教育规模确保达到6000人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50%以上;建成7个以上高职专业群,中职特色专业达到40%以上;培育10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建成5个创新工作室和3个名师工作室;建设3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促进校企合作的财政、金融、税收和用地优惠政策,教师企业实践、兼职兼薪、科技成果转化和学校校企合作所得收入分配等相关支持政策。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有关部门协调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等重大问题的职责。

坚持教育与产业统筹规划。坚持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两个主体”发展并行、改革并进,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优势产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有效对接。积极搭建职业院校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各园区、州内各行业各企业紧密合作平台,形成政府、企业、院校、行业和社会协同推进的新格局。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推行与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权利义务关系明晰的现代学徒制,实现“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目标,积极发展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职业教育。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引导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升级状况,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增设紧缺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推进专业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高职建成了以化工为主体的22个专业,中职建成了机电技术、新能源为主的16个专业,新增了中、高职7个专业。

推进校企双方协同育人。着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实训教学,职业院校与省内3个经济园区、56家企业签订校企协同育人协议,建成2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3家。护理和机电一体化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成效显著,62名学生已通过合作单位的考核,在校企师资交流、教师企业跟岗实践、双主体育人机制等方面探索出新的办学模式,为今后的合作优势互补、共享发展成果、互信互助、合作共赢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