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州人大常委会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州党代会及省州委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州委决策部署和海西“七好人大”工作品牌,主动履职尽责,积极探索创新,依法、稳健、有序开展工作,全州人大工作实现新发展。 ■文/图 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提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推动政治建设上实现新提升
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切实做到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三力”,持之以恒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委工作安排,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履职全过程、工作各方面,确保人大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年内就20余项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向州委请示报告。
特色精准立法,在保障海西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以立良法、保善治为目标,通过立法和保障法律法规实施,为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保驾护航,切实为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优化完善立法机制。科学制定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调研指导全州12家基层立法联系点,按照定制度、建机制、起作用的要求,进一步拓展立法联系点功能,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直通车”作用明显增强。
护航高质量发展。实施全国首部保护光学天文观测环境和优质暗夜星空的地方性法规——《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引发天文学界和各大央媒、省级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报道。颁布实施全省首个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木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围绕“四地”建设,颁布实施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颁布实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
坚决维护法制统一。主动适应备案审查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涉及黄河流域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物业管理等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高质量做好备案审查工作,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年内,共收集整理州人大及各市县人大决议决定等规范性文件39件,对州政府报备的8件规范性文件,按规定程序逐一备案、审查、归档。
《中国人大》刊发《海西州:让立法工作更高质高效》专题文章,并在全国两会期间作了宣传推广。《青海人大信息》刊发《明方向 建制度 定标准 海西州人大常委会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工作方面的探索和经验》专报。
增强监督刚性,在服务中心大局上迈出新步伐
紧盯州委重大决策部署的重点、政府着力推进的难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精准设置监督议题,突出“精”“足”“实”“严”,扎实有效打好监督“组合拳”,以高质量监督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年内共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6件,听取和审议政府计划、预算工作报告5件,开展执法检查4次,专题调研7次,专题询问1次。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听取审议州人民政府计划执行、预算执行、财政专项审计、预算调整、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重大项目落实情况等报告。加强政府债务和国有资产监督,有效发挥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作用。
推动中心任务全面落实。开展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情况专题调研、代表视察和专题询问,有效助推产业“四地”建设。深入开展州内天文科技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同时赴国内多个重点天文科技项目开展考察调研、合作交流和招商洽谈,并在省内外持续开展跨省区旅游节点资源管理情况调研考察。深化开展“六大行动——主任接待日”活动,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在促进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民生福祉改善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促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组织开展教育法、工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有力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序推动职工权益得到保障,有效提升全州治安管理水平。组织开展全州消防安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教育质量提升等专题调研,并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有针对性提出了审议意见。
保障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听取审议州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组织开展矿产资源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提出意见建议,并作出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决议,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强保障。
民主法治建设持续深化。听取审议全州各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报告,为打通信息壁垒、建立协同机制、促进资源共享、提升工作提供了保障。听取审议州人民检察院关于全州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调研,不断汇聚公益保护工作合力,进一步提高办案专业化水平。
依法决定任免,在严格规范有序上取得新成效
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依法作出关于省级转贷海西州地方政府债券并相应调整收支预算的决议等15项决定决议,通过法定程序确保省州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依法依规选举、任免人大常委会、“一府一委两院”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97人次,组织向宪法宣誓32人次,有效实现了省州委人事安排意图和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
发挥代表作用,在依法履职行权上迸发新活力
坚持以代表为主体,拓展健全“六联系”制度,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代表履职保障持续强化。举办三期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代表和人大干部150余人次。协调落实浙江援青项目资金359万元,全面打造海西升级版“三室一站一平台”,努力延伸代表履职触角,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立“互联网+履职”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代表微信群等平台,发布工作动态、推介人大知识、交流履职心得。切实加强代表履职经费保障,并按标准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代表履职渠道不断拓展。积极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视察调研、审议督办等,不断拓宽代表履职新渠道。组织开展城乡环境清洁行动、天文科技、非遗传承、生活品质、盐湖产业、教育质量提升六期“海西人大代表论坛”,通过专家讲、代表议、部门谈的方式,有力助推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任务落实。组织省州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对全州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天文观测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德令哈市“海西里”生态旅游街区开发建设、教育质量提升情况开展集中视察调研。
建议办理成效稳步提升。坚持“提、交、办、督、评”等环节有机衔接、同步发力,用高质量代表建议工作的成色增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亮色,真正把代表建议转化为社会治理良方。加强建议承办单位与代表的联系沟通,增强建议办理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持续落实重点建议由州级领导领衔督办负责制、承办部门责任制等制度。年内共办结34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办理单位的成就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加强机关建设,在提升履职能力上凸显新担当
谋定“四个机关”建设目标,高位部署推动,继续深化具有人大特色的机关文化建设品牌,全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持续开展人大系统能力提升行动,创新开展“人大主任带头讲法”活动和第三轮“海西人大干部讲堂”,新编《海西人大业务知识读本》,切实提升人大干部依法履职能力。积极推进各级人大学习交流和工作协同,继续推动人大干部到上一级人大机关跟班学习。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海西州人大志》编审和出版发行,首次用基层人大人编人大志的方式,全面回顾总结了1949年至2022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海西的初创探索和发展历程,填补了海西人大志空白。
强化宣传引导,在讲好人大故事上展现新气象
紧紧围绕全州人大中心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突出人大宣传重点、创新宣传方法途径、丰富宣传载体内容、讲好海西人大故事,为成功打造海西“七好人大”工作品牌和经验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撑。首次组织召开全州人大系统意识形态和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对人大系统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充分发挥以《海西人大》刊物、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短视频为主的“一刊一网一号一视频”联合宣传阵地作用,全方位展现海西人大新担当和代表履职新风采,有效拓展了人大工作“主品牌”。年内在新华网、央视网等国家级主流媒体上宣传报道达5期(次),在青海日报、青海卫视新闻联播等省级主流媒体上宣传报道达30余期(次)。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独家组织省级媒体到我州开展集中采访活动,对海西人大各项工作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发布各类稿件24篇,制作小视频15期。《青海人大信息》刊发《多措并举多点发力 海西州全力做好新时代人大宣传工作》专题信息,宣传推广我州先进典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