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李强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阿尔巴尼斯举行欢迎仪式。 |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会谈。
李强表示,习近平主席同总理先生举行富有成果的会晤,为新时代中澳关系发展作出战略引领。中方愿同澳方一道,本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对话沟通,深化政治互信,妥善处理分歧,让合作持续成为中澳关系的主流,让共赢体现在双方合作的各个领域,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稳健发展,给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李强指出,中澳合作潜力巨大,中方愿同澳方一道,遵循经济规律,坚持市场原则,巩固加强能矿等传统领域合作,拓展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健康产业等新兴领域合作,避免把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实现共赢发展,促进地区繁荣。中方愿同澳方推进教育、文旅、地方、青年等领域交流合作,进一步便利双方人员往来,让中澳友好在两国不断深入人心。
阿尔巴尼斯表示,惠特拉姆总理访华50年来,澳中关系取得长足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中国是澳大利亚的重要合作伙伴,澳中关系不应由分歧来定义。澳方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愿同中方增进相互理解,深化贸易、投资、科技、人文等领域合作,通过沟通对话妥善管控分歧,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全球性挑战,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繁荣,推动澳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朝着积极、稳定、建设性方向发展。
会谈前,李强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阿尔巴尼斯举行欢迎仪式。
吴政隆参加上述活动。
阿尔巴尼斯访华期间,双方发表《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
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于2023年11月4日至7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以纪念澳大利亚前总理爱德华·高夫·惠特拉姆首次访华50周年。
二、访问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同阿尔巴尼斯总理会见。李强总理和阿尔巴尼斯总理11月7日举行会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同阿尔巴尼斯总理会见。两国领导人就中澳关系及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双方欢迎李强总理和阿尔巴尼斯总理成功重启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三、两国领导人再次确认支持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重申稳定、建设性双边关系的重要性。双方重申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关于中、澳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的重要性,重申在联合公报中各自国家政策和立场,包括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稳定发展以及澳方一个中国政策承诺。双方一致认为,只要妥善处理分歧,两国就能发展双边关系,维护各自国家利益。
四、双方肯定开展政治对话的重要性,对两国政治关系持续稳定和发展表示欢迎,一致认为2022年以来两国领导人和部长之间的一系列会晤以及外交、经济领域恢复重要对话符合两国利益。
五、双方重申《联合国宪章》以及遵守两国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重要性,同意继续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等多边平台开展合作。双方重视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的合作。
六、双方欢迎人文交流对双边关系作出的贡献,包括出入境政策调整后两国学生、游客及企业家等人员往来增加。双方欢迎恢复中澳高级别对话。
七、两国领导人同意继续和拓展以下领域接触:
——政治对话,包括恢复中澳总理年度会晤、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中澳战略经济对话、中澳部长级经济联委会及其他政府间对话机制。
——双边贸易,重申中澳自贸协定的重要性,同意促进经贸关系,包括尽早在澳举行中澳自贸协定联委会会议,举办中澳首席执行官圆桌会会议,重申对“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安排的承诺,推进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达成标准、计量、知识产权、竞争、教育、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包括恢复中澳气候变化和能源领域对话,启动关于土壤碳检测和气候智慧型农业实践的技术合作。
——人文交流,包括制定1981年《中澳文化合作协定》第15个落实计划,开展文化、体育、教育、创新、学术、航空、卫生、旅游等领域交流。
——便利人员往来,包括同意在互惠基础上向旅游、商务人员开放3至5年多次入境签证。
八、澳方邀请中国领导人在双方方便时访问澳大利亚,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中澳两国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从两国共同利益出发,共同构建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利合作的中澳关系,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11月6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为双边关系改善发展指明方向、作出战略指引。
中澳建交51年来,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值得双方珍惜。过去几年,中澳关系出现一些曲折,教训值得汲取。两国没有历史恩怨纠葛,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完全可以成为相互信任、相互成就的伙伴。发展中澳关系,关键在于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共赢。中澳关系走向成熟稳定,首先应体现在正确看待彼此的差异和分歧。中澳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存在分歧很正常,但不应让分歧定义两国关系。
在和平共处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是中澳关系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中澳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从不足1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2209亿美元。中国长期保持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将为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阿尔巴尼斯总理率团赴上海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约200家澳大利亚企业参展,说明澳大利亚各界看好、看重中国机遇。中澳充分发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潜能,拓展气候变化、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维护全球和区域自由贸易体系,为两国企业投资经营提供良好营商环境,有助于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建立更加紧密的互利合作关系。
把握中澳关系正确发展方向,需要放眼世界大势的深刻变化。当今世界,各国人民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强调,从本国优先的角度看,世界是狭小拥挤的,时时都是风险和竞争。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宽广博大的,处处都有机遇和合作。共同构建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利合作的中澳关系,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期待,也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好应对世界百年变局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或者“去风险”,本质上都是保护主义,违背市场规律、科技发展规律,也违背人类社会发展潮流。
携手实现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繁荣,是中澳的共同责任。中方愿同澳方在内的地区伙伴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开放的区域主义,推动亚太成为合作发展的高地,打造更具惠及性的亚太命运共同体。中国在亚太地区不搞排他性小圈子,不搞集团政治,不搞阵营对抗。小圈子解决不了全球面临的大挑战,小集团适应不了当今世界的大变局。对那些把亚太地区搞乱的企图,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中方愿同澳方开展更多三方、多方合作,支持南太平洋国家增强发展韧性,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在开放包容中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澳两国恢复各领域交流,走上了改善发展关系的正确道路。双方应更多聚焦积极正面议程,理性友善包容地看待对方,奉行积极务实客观的政策,相向而行,妥处分歧,扩大合作,形成不断向上的良性循环,确保中澳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