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习近平同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会谈

2023年10月26日06:1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十月二十五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佩特罗举行欢迎仪式。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十月二十五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佩特罗举行欢迎仪式。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摄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刘华)10月2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哥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习近平指出,中哥建交43年来,两国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各领域合作扎实推进,人民友谊日益深入人心。中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是两国各界长期努力的结果,也是双方互信和合作水到渠成的体现,需要双方倍加珍惜和不断丰富发展。中方愿同哥方一道,推动中哥战略伙伴关系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和发展注入正能量。

习近平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习近平强调,中方支持哥伦比亚独立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哥伦比亚和平进程,希望哥伦比亚早日实现全面、持久、可持续和平,相信中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将为包括哥伦比亚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发展新机遇。中哥关系基于平等、互惠、共赢。欢迎哥伦比亚早日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双方要用好经贸混委会机制,优化双边贸易结构,加强信息通信、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中方鼓励更多哥伦比亚特色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欢迎哥方加入中方提出的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共享绿色发展机遇。双方要加强汉语教学、艺术团组互访、旅游等人文交流,加强禁毒、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双边执法合作,希望哥方保障好在哥中国公民、企业、机构的安全。中哥同为发展中国家,双方要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协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

习近平祝贺哥伦比亚将接任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2025年轮值主席国,指出,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拉关系,愿一如既往支持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一体化进程,愿同拉方以明年中拉论坛成立10周年为契机,推动新时代中拉关系行稳致远。

佩特罗表示,很高兴时隔多年再次访华,今天的中国和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哥方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哥中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之后,哥方愿将自身区位优势和发展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加强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欢迎中国企业赴哥投资,推动双边贸易关系更加平衡发展,这有助于帮助哥伦比亚推进国内和平进程,实现人民渴望的和平稳定与就业增长,也将增强地区和世界的互联互通。哥方愿同中方就巴以局势等问题保持沟通,推动尽快找到止战降温的解决方案。哥方欢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愿同中方在多边机制内加强沟通协作。哥方支持拉中论坛建设,愿利用2025年担任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契机,积极推动拉中关系不断发展。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关于产业投资、贸易、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农业、科技、教育、文化、检验检疫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哥伦比亚共和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佩特罗举行欢迎仪式。

天安门广场鸣放21响礼炮,礼兵列队致敬。两国元首登上检阅台,军乐团演奏中哥两国国歌。佩特罗在习近平陪同下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并观看分列式。

当晚,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为佩特罗举行欢迎宴会。

王毅参加上述活动。

哥伦比亚总统访华,有哪些重头戏

2023-10-25 11:49 来源:解放日报

当你坐在餐桌边品尝咖啡、牛油果时,或许不会想到它们来自遥远的哥伦比亚。

而这个盛产阿拉比卡咖啡豆、哈斯牛油果的拉美国家,其最高领导人眼下却已来到中国。

24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这是他去年8月就职以来首次正式访华。

在分析人士看来,佩特罗此行有着双重意味:既是一次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高层访问——将推动中哥关系迈上新的台阶,又是一次不无烟火气的贴地访问——将给中国老百姓的餐桌输送更多好物。

   
    解放日报10月25日第10版网页截屏(部分)

新形势下的访问

自1980年与中国建交以来,哥伦比亚总统访华并不鲜见。然而,佩特罗的中国之行特别受到关注。

一来,或许与佩特罗本人的身份与经历有关。这位曾打过游击战、与大文豪马尔克斯是校友的左翼领袖,去年成功当选总统,在自己国家创造了历史。

二来,可能与哥伦比亚独特的国家标签有关。与其他拉美国家相比,哥伦比亚被认为是美国的铁杆盟友,还被美国赠予“非北约主要盟友”的殊荣。

如今,一个传统亲美国家的首位左翼总统来到中国,其透出的反差与张力,不能不引人注目。

对于这次访问,中哥双方都表达了高度期待。

中国外交部介绍此访时说,习近平主席将为佩特罗总统举行欢迎仪式和欢迎宴会,两国元首将举行会谈,擘画新时代中哥关系发展蓝图,并共同出席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中方期待以此访为契机,同哥方一道,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拓展互利合作,努力对接各自发展战略。”中国驻哥大使朱京阳说。

佩特罗本月在接受朱京阳递交国书时也表示,自己热切期待访华,希望通过访华深化两国政治互信,推动双边关系取得新的发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所长王友明认为,对哥伦比亚来说,佩特罗这次访华是在新形势下展开的访问。

一方面,随着和平进程取得突破,哥国内局势趋稳。近期,哥政府与原最大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简称“哥武”)分支达成停火,开启和谈,“全面和平”计划取得重大进展。

但另一方面,进入“后疫情时代”,哥经济复苏迟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预测,哥伦比亚今年经济将仅增长百分之一点几。

“在国内走向和解的新形势下,振兴经济、改善民生成为佩特罗执政的首要目标。”王友明说,哥伦比亚希望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比如,哥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受落后的基础设施拖累,寻求中国加大对哥基础设施的投资,将是佩特罗此行重要目的。

佩特罗此前曾表示,希望中国能帮助哥伦比亚的交通向铁路和新能源转型。他还透露,访问期间,将与中国领导人讨论由中企投资建设的波哥大地铁项目。

王友明说,近期,中国向哥伦比亚牛肉开放市场也是一大利好,哥方希望乘此势头,进一步扩大双边经贸和投资。

就中哥关系而言,正如佩特罗所描述的“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两国关系正在稳步发展,尤其是佩特罗领导的左翼政府上台以来,可以说进入政经双热阶段。”王友明说。

王友明指出,由于地缘政治、经济因素,哥伦比亚与美国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联系,其对外政策很难不受美国影响。

相比而言,右翼执政较易趋美附美,处理对华关系时谨小慎微。左翼上台后,战略自主性更强,而不会一味随美起舞。

而且,佩特罗执政后,拉美左翼之间联动、抱团明显增强,比如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复交。哥伦比亚对自身的拉美属性也有更深的认同。拉美左翼阵营对华友好态度无疑也对哥伦比亚产生影响。

今年是中哥建交43周年,“相信这次访问将进一步推动中哥关系迈上新台阶,增强两国政治互信,深化经贸合作,促进人文交流”。王友明说。

经贸合作“双向发力”

本月早些时候,谈起此次中国之行时,佩特罗曾说,愿同中方加强能源转型、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

在王友明看来,深化经贸合作将是佩特罗此访重中之重。

双方将在夯实传统领域、拓展新兴领域两个方向发力。

传统领域,将继续扩大农产品、矿产品等贸易往来。

据中国驻哥大使朱京阳说,继咖啡、牛油果之后,牛肉、养殖虾也将获准输华。

新兴领域,则会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高新科技(比如5G、人工智能)等经济新业态突破,打造合作新亮点。

在经贸议题上,“可以说是重点中有亮点”。王友明说。

王友明还补充道,在经贸合作方面,中哥已形成优势互补:中国在制造业、基础设施、高新科技等领域优势明显;哥伦比亚是拉美地区大国,资源禀赋强,经济总量名列前茅。

在唱好经贸合作“重头戏”的同时,如何补足人文短板也是双方关心的话题。

王友明说,由于相隔遥远,中哥两国民众彼此缺乏了解。此次,在双方将签署的合作文件中,除了重点着墨经贸板块,人文交流也是重要内容。可能会涉及进一步扩大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人文交流活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佩特罗说,哥方正就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认真研究。外界关注此访会否推动这一进程。

对此,王友明期待会有进展。一则,“一带一路”发展呈现积极势头。比如,日前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吸引了全球150多个国家和40多个国际组织代表来华参会。二则,阿根廷、智利、秘鲁等拉美国家从共建“一带一路”中收获满满。“这些哥伦比亚都会看在眼里。”

不过,有分析称,哥伦比亚想要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目前还有难度。由于哥国内右翼政治力量较强,佩特罗受到较大政治压力。

除了内部压力,“哥伦比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最大外部掣肘是美国”。王友明说。美国是哥伦比亚最大的贸易对象国和投资国,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当政,哥伦比亚发展对外关系时都不得不考虑美国因素。在加入“一带一路”一事上,哥伦比亚势必受到美国压力,需要谨慎权衡。但是,在其他拉美国家的示范效应带动下,相信哥伦比亚会顺势而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合作潮流中。

拉美“朋友圈”扩大

放眼拉美,佩特罗此次访华只是最新一道风景线。此前,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智利等拉美国家总统已纷纷来中国做客,甚至与中国新建交的中美洲国家洪都拉斯总统也迅速实现访华。

从这一串访问名单中不难发现,中国在拉美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既有新伙伴,又有老朋友。

王友明指出,近些年,随着拉美政治生态“左转”,中拉关系进入新的阶段,政治互信加深,经贸往来密切。

中拉关系发展势头强劲,可以用“黄金时期”来形容,未来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比如,可以再深入挖掘经贸合作潜力,尤其是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绿色经济、数字经济、高新科技等新兴领域蕴藏巨大潜能。

更进一步说,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双边合作,以及中拉关系的整体合作,还可以形成“双边带动多边、多边推动双边”的良性互动。比如,中哥合作发展有助提升中拉合作水平,对南南合作也将产生积极作用。反之,中拉关系走近,也会给中哥关系发展注入动力。

(记者 廖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