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工信部:加大青年科技人才薪酬、住房、子女入学支持力度

2022年10月19日 |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申佳平)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为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切实为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业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引导和支持用人单位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解决青年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身、安心、安业。

《意见》具体提出,要引导和支持政产学研等各方力量,着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创新活力强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组织实施工信青年科技服务团项目,引导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向重点企业流动。建立健全以信任为基础的青年科技人才支持机制,在重大项目资源分配等方面予以倾斜性支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和改进部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提高40周岁以下青年入选比例。提高部系统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建设质量。

图片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

人才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根本。《意见》提出了加快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重点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部属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强化集聚创新人才的特色载体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具体举措。

其中,《意见》提出加强重点人才队伍建设。要立足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坚持实践标准,从国家重大项目担纲领衔专家中推荐一批战略科学家人选。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薪火计划,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着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支持有条件的省(区、市)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建立健全卓越工程师评价体系。

同时,继续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项目,支持培训资源向产业链“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倾斜。通过“企业微课”、慕课等线上形式,研修班,特训营等线下形式,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长期短期相衔接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等作用,通过论坛、展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间的交流合作、互学互鉴。

《意见》强调,要强化集聚创新人才的特色载体建设。对接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以产业集聚区、企业、部属高校、共性技术平台、项目等为抓手,打造一批行业特色鲜明、集聚创新人才的载体平台。进一步突出企业承载科技创新人才主体地位,推动应用研究、技术开发项目和人才项目更多由企业承担。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支持,各方面协同配合的创新联合体,组织创新团队开展跨学科、跨领域产学研协同攻关。

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意见》提出,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加快推进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落实“唯帽子”问题专项治理,推动人才称号、学术头衔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突出“高精尖缺”,优化相关人才项目评审标准。落实和深化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支持用人单位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推进部系统职称制度改革,做好职称评审权限下放试点评估工作。指导部属有关单位及部属高校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支持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事业单位等开展市场化、社会化评价,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评价职能。

技能人才吃香,才有更多大国工匠

2022年10月20日   来源:北京晚报   辛音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可以预见的是,技能人才将越来越吃香;提高技能人才地位与待遇,持续锻造大国工匠,将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发展的必选之路。

据澎湃新闻报道,降低落户门槛、提供购房补贴、优惠力度与博士硕士画等号……为争揽技能人才,各地政府大招频出。在辽宁沈阳,符合一定条件的高级技师在沈阳购买首套普通商品住房,可获得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在浙江海宁市,部分技术人员直接与博士、硕士同等待遇。北京市人保局日前也表示,“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350万人次,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同时鼓励企业建立“新八级”岗位绩效工资制,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多地政府大手笔延揽技能人才的背后,是城市管理者的大视野和大格局。技能人才是撑起实体经济的基础力量,而实体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本钱。各行各业生产一线的技能人才,总能将那些严谨的设计、精妙的规划、重要的决策,通过自己的巧手一一变为现实,在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团队执行力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技能人才在航天、高铁、智能机器人、信息网络等诸多高精尖领域的出色表现无可替代。正是因为技能人员手上精湛的实力、心中高度的责任感、肩上传承的担当精神,一项项关键瓶颈得以打通,一个个硬骨头问题迎刃而解,多行业技术水平飞跃提升。

技能人才的作用日益体现,地位和待遇也日益提高。截至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结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和要求,我国技能人才在整体结构和数量上仍存在不足。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任重道远。各地对技能人才的政策倾斜和人文关怀,用制度的激励、待遇的提高,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突出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既是各地对技能人才尊重和认可的实际表现,也有助于技能人才获得更多身份认同感。

活跃在各行各业的高技能人才,技能超群的大国工匠,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不断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宝藏。对敬业坚守、默默奉献的技能人才予以更多关爱,是对奋斗者和劳动本身的致敬,也是对培养更多大国工匠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