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链长制” 让商贸流通产业活力四射

 

 

 

柴达木日报记者 田格斯

商贸流通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今年,宏观经济活动复杂多变,一季度,我州进出口总值6620万元,同比增长14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27亿元,同比增长1.4%……这与当前“链长制”在海西蓬勃兴起密切相关。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如散落的珍珠,只有串珠成链,方能绽放璀璨光彩。“链长制”,是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循环,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州商务局落实商贸流通产业“链长制”,以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外贸基础设施、快递物流设施为切入点,将步行街改造提升、商业综合体建设、青新藏(格尔木)陆港商旅物流中心建设、格尔木昆仑国际商贸物流园项目和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建设、农牧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纳入商贸流通产业“链长制”项目库,系统推进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超市是城市商业的主动脉,连接着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近日,记者来到德令哈市乐生活超市,农副产品一应俱全,前来超市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市民才女士习惯每周去一次超市采购物品。她说:“超市提供的生鲜都很新鲜,品种也很丰富,遇到超市有活动的时候还能打折,基本满足了我的购物需求。”

作为海西市场保供重点企业之一,德令哈乐生活超市在西宁静态管理期间,通过州市商务部门的帮助,为超市运输生活必需品物资的车辆提供了绿色通行证,保障了物资的及时运输。该超市店长李良说:“在州市商务部门的帮助下,保障了超市生活必需品的运输。”

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看似小事,实则都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州商务局办公室主任彭明清说,“州委、州政府部署实施产业‘链长制’工作以来,作为全州十二个重点产业链中的一个分链条,我们紧扣功能定位,确定了‘补基础链条、延出口链条、强消费链条、兴电商链条、建特色链条’5个主链条,锁定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建立了总投资额达61.65亿元的商贸流通产业‘链长制’项目库,以5个链条、18项具体工作、82个重点项目充盈商贸流通产业链,确保产业链各环节有序链接,切实用产业链思维推动商贸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深知市场保供以及物资储备的重要性,及时延伸了供应链,物资储备也从10至20吨,提升到了现在的40至50吨,确保市场正常供应。在州商务局的帮助下,保供车辆能第一时间到德令哈市,及时保证市场供应。”海西中德食品百货物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铁说,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州市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关注。

州商务局积极开展对商贸企业、进出口企业和电商企业的跟踪联系,多次深入重点企业调研重点项目,着力推动解决企业生产中面临的各类问题,给企业吃“定心丸”、注“强心剂”,切实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丰厚度。

走进德令哈市长江路中国石油加油站便利店,柴达木特色产品专柜引人注目,上面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枸杞、藜麦等。据悉,如今在全州乃至全国多地的加油站便利店,都能看到柴达木的特色农畜产品。海西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同步发力、扩大出口范围等举措,全面推动柴达木农畜产品走向省外、走出国门。

一条步行街就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特点与民风民俗,因此很多城市的步行街也就成了一个城市的标志。

在德令哈市河东商业步行街,购物、就餐、娱乐的市民人来人往,“现在的步行街,比以前更加整洁漂亮,环境也好了,我经常来转转。”市民马春香说。

德令哈市河东商业步行街和大柴旦翡翠步行街被认定为省级特色商业步行街;

格尔木市旱码头1960商业步行街被认定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格尔木八一路地下商业步行街、香日德上柴开村商业街区开街运行;

香日德班禅行辕旅游商业一条街、茶卡镇两街“天空之城”项目竣工计划今年投入运营……

每个商业街区都焕发出新的活力。州内每个步行街基本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文商旅产业,商业街区的提档升级,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明显提升。随着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优质供给日益增加、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消费市场活力进一步被激活,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个项目开花结果,孕育出一个个新增长点;一批批项目落地生根,形成了一个个新增长极。5个链条、18项具体工作、82个重点项目,一环接一环,一链接一链,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有序推进全州商贸流通产业“链长制”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全州商务系统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盯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动向,始终把商务发展放在全省全州的战略格局中来谋划和推动。坚持项目补链,强化跟踪调度,着力建设并形成一批在商贸流通产业链中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填补市场空白、补齐链条短板的产业项目,更好融入全州产业供应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