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上海市监局约谈12家大型电商平台 要求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2022年04月19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日前,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商务平台的合规经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大型电商企业线上行政约谈会,上海市12家涉及民生领域的电子商务企业参会。

与会企业围绕疫情期间的经营状况、消费投诉热点、稳定价格举措等进行交流发言,详细说明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美团

采取措施,提升保供服务质量。成立专项治理组,增加系统巡查频次,从技术层面对不同品类商品价格设置了上限值,一旦发现定价不合理、哄抬物价等问题,会拦截或者立即下线商品。

饿了么

稳定配送价格、兼顾防疫保供。3月27日开始,饿了么三次向商家发布稳物价倡议和盲盒蔬菜新规提示,建立专门治理团队每日对土豆、黄瓜、前腿肉等25种重点生鲜民生商品巡价管控。

会上,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通报了设置不合理起购数量、天价农产品、不规范盲盒等消费投诉、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要求:

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的管理力度,提升技术手段,完善退出机制,及时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平台内经营者采取必要措施。

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依法依规开展拉新、促销活动,继续加强套餐、盲盒类商品的审核力度,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进一步强化骑手管理。严格落实相关防疫政策,加强疫情管控期间的骑手出行管理和安全保障。完善内部制度,进一步规范跑腿、代买服务的收费管理,制止骑手私下加价等不当行为。

各区市场监管局依照《疫情防控期间电商经营活动合规警示》积极督促相关平台企业依法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对平台内经营者的合规管理。继续加强民生领域网络交易行为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虚假宣传、哄抬物价、销售不合格商品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广达出货!智己上市!疫情下上海部分重量级企业按下“复工键”

2022年04月19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4月18日电 题:广达出货!智己上市!疫情下上海部分重量级企业按下“复工键”

新华社记者周蕊、姚玉洁、许晓青

18日傍晚,位于上海松江综合保税区的广达上海制造城,厂区灯火通明,工人们忙碌地将最新下线的笔记本电脑装车,第一时间运往机场。4天后,这些笔记本电脑将出现在美国市场。

3月以来,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上海的生产制造业措手不及。截至4月17日,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已导致上海逾30万人感染,部分企业生产和运行受挫。

在社会面的感染者逐步迈向“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之际,4月16日晚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提出“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预计18日的出货量将达到1.1万台。”广达上海制造城相关负责人李国穗说。这是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广达上海制造城复工后出货的第一批产品。

拥有超4万名员工的广达上海制造城,是台湾广达集团的生产制造基地,广达是全球最重要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商之一,在国际头部企业和重要电子产品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上海的相关业务既涉及信息技术领域,也涉及汽车搭载的相关显示仪器等。

日前,在严格落实防疫政策和闭环管理的前提下,广达在松江区政府帮助下率先复工,F1工厂和F3工厂分别有500人和1500人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工作。

“预计到4月22日,复工人员有望达到6000人,笔记本电脑出货量有望达到5.9万台。”李国穗说。

好消息不仅来自这一全球标志性的笔记本电脑代工大厂有了“苏醒”信号。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17日晚间,备受中国内地汽车用户瞩目的“智己L7”仍顺利上市。智己汽车联席首席执行官刘涛说,尽管疫情对企业的正常工作和生产产生了影响,但在3月27日,企业已抢运一大批零部件到上汽临港工厂。

“这波疫情对我们的原定汽车上市计划造成了影响,有两周左右的推迟,但是(影响)整体是可控的。”他说。

在这家车企,一批年龄在30岁左右的技术中坚力量,承担起了疫情期间制造、质保、生产规划、物流等一连串的闭环作业任务,在疫情的严峻挑战下,有序保证智己L7的平稳生产。

“我的工作从上午8点开始,去工厂巡线、试车,开会集中推进解决问题,其余时间协调处理各种问题、现场查看进度,这些结束基本上就到了晚上10点多。”智己汽车质量交付部总监金蔚丰说。

据悉,根据政府的相关指引,18日开始,上汽集团旗下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华域汽车、安吉物流等整车、零部件和物流企业,重点瞄准人员保障、供应链保障、物流保障、封闭生产管理和防疫措施等领域,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上汽集团方面表示,未来将综合考虑疫情走势、压力测试结果等情况,制定进一步复工复产动态规划。

同日,回应外界关切,3M、杜邦、巴斯夫等重量级外企也纷纷表示,正积极制定方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的复工复产工作。比如,自封控以来,3M医用防护口罩在上海的生产从未停歇,生产线有序运转。目前,3M中国公司正积极筹备其他生产线的复工,着手制定和实施全面的复工复产计划。

18日举行的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努力实现“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这对正在战疫一线的上海中外资企业而言也是一个好消息。

盘点下阶段的计划,广达方面表示,正不断进行动态评估,随着工厂局部复工,后续产能将逐步提升,也希望物流和供应链能够逐步恢复常态。(报道员:梁锋、黄志远)


上海百家医药生物企业复工复产 实行闭环生产

2022年04月19日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张 敏

日前,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提出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落实闭环管理,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医药生物行业超百余家企业进入复工复产名单。其中,不仅包括了药明生物、上海医药、复星医药、君实生物、和黄医药、恒瑞医药等国内医药企业,还包括罗氏、雅培制药、强生等跨国医药企业。

恒瑞医药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目前子公司上海恒瑞已经启动复工复产程序,逐步召回员工后,将按照政府有关要求进行闭环生产。

君实生物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3月份以来,公司针对上海等地的疫情发展情况,做了充分的应对预案。公司对可能受到防疫政策影响的实验室和工厂部门做了一系列人员安排,如提前安排一部分员工驻场进行闭环管理,动态调整生产节奏,开展异地协作支持等,以确保在封控期间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现响应上海市政府号召,我们正在积极准备复工复产的相关事宜,根据市里发布的相关指引以及防控要求制定适用于公司自身特点的防疫政策和复工方案。”君实生物向记者介绍,公司计划优先安排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员工以及重点项目人员,分批逐步返岗,在确保防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闭环管理。此外,公司也在积极协调公司在上海以外的研发和生产资源,尽全力确保在研项目正常推进,保障商业化药品的持续供应。

不过,更多的药企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仍在等待通知——“我们还在远程办公”;“防范区不能离开所在街道,这个时候复工还是很有挑战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生物企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目前公司实验室数量多且分散,单个实验室无法腾出足够的空间满足所有返岗员工就地住宿。实验室、生产和临床研究所需的保障物资供应尚未恢复,复工后在交通运输方面不确定能否给予通行保障。根据闭环管理要求,需要复工人员一天两测(核酸),目前核酸检测的能力和可及性存在不确定性。

“此次疫情对公司的影响还未能评估。”一位位列复工白名单的创新药企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研发还在进行中,部分研发人员已经驻守在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是我国医药生物产业的重地。上海市经信委今年1月份发布的《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瞄准“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到2025年,上海将初步建成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地,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市将拥有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医药制造业企业4家左右;培育全球制药50强、医疗器械50强企业3家;新增上市企业25家。

同花顺数据显示,A股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注册地为上海市的多达38家,总市值超5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