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格尔木讯(记者 吴婷婷 韩玮玮) 8月8日, 2018首届中国柴达木(国际)富硒有机枸杞节高峰论坛在格尔木举行。国内相关院士、枸杞专家、企业家齐聚论坛,围绕“壮大枸杞产业 促进绿色发展”主题,展开高峰对话,共商枸杞产业发展。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庞建亚出席,副州长杨有智致辞。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将有机枸杞产业作为资源节约、农牧民增收、生态改善、绿色发展的优势产业重点培育。目前,柴达木枸杞产业正处于提质增效、转型发展新时期,处于扩张种植规模向提高品质和效益转变、生产初级果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的关键节点。为加强合作交流,开拓产品市场,扩大影响力,论坛邀请枸杞行业专家共同探讨新阶段海西枸杞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谋划发展新思路,共绘美好新蓝图。
论坛上,9位嘉宾围绕枸杞产业发展主题,分别做了题为《智慧农业与枸杞产业发展战略》《枸杞的营养功效物质基础及其产品开发》《中国有机枸杞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富硒农业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枸杞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策略》等主题演讲。演讲内容涉及枸杞发展现状、未来展望、枸杞保健功效及产品营销问题与对策,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说:“枸杞作为重要的特色生态经济树种,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枸杞产业发展和智慧农业密不可分,我们在打造富硒枸杞基地和创品牌时,智慧农业起着巨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有机产品的前景广,形势大好。”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常青说,有机枸杞认证利用好了,海西枸杞就能走上优质高效之路,合规诚信是有机枸杞的希望所在。
海西该如何利用优势发展富硒农业?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教授、博导田熙科建议,成立柴达木盆地富硒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借力高校科研优势,建立校州科技合作;做好柴达木富硒农牧产品精深加工,争取设立国家级富硒农业产业园;富硒+旅游,实施“青海旅游后备箱工程”;借助昆仑神话文化,打造柴达木富硒农产品品牌。
针对如何让枸杞的功能性保健成果转化为经济利益?如何让消费者买单?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营销特色农产品?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宋长鸣建议,特色农产品营销要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海西要把枸杞的地域品牌打出去,把品牌在消费者手中打出来,做到增产增收。
会上,州政府与南京林业大学签订技术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