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我州脱贫攻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海西新闻网讯 海西州坚持把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巩固提升创建成果的重要举措,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小康,绝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一个地区掉队”目标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攻坚改革,齐心协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对全州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脱贫攻坚问题整改等工作安排部署;出台《海西州脱贫清零成果2017年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巩固提升脱贫清零成果的若干措施》。试点开展“党建+助贫+帮扶”工作,加强企业和两新组织党建。开创州内“西部帮扶东部模式”,投入帮扶资金2000万元,助力州内东部地区脱贫摘帽。为保障脱贫攻坚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州扶贫局增加工作人员7名;各地区扶贫部门增加工作人员57名。将脱贫攻坚各项指标纳入各地党政领导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赋分权重达到80%;提拔各级扶贫干部30人,其中第一书记28人。

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州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和贫困村、贫困户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截至目前,开展州级扶贫调研101次、督查42次,各地区调研督查462次。人大、监察、纪检、组织、大督查五人小组、“五重”工作领导小组、扶贫等部门对全州所有脱贫人口、退出贫困村、摘帽贫困县开展专项检查,对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通报表扬,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函询、督办、询问、约谈。开通精准扶贫监督举报电话,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的通知》,并严格执行脱贫攻坚工作月报、十天一小结、月底一通报制度。对照全省通报的八方面突出问题,共梳理出突出11大类、25条问题,制定印发《海西州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方案》和《问题整改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制定整改方案。针对存在的突出共性问题,对县、乡、村200余名扶贫干部专题培训,制定下发县、乡、村、户脱贫退出第三方调查问卷,开展了第三方模拟评估工作。

创新金融扶贫模式。成立党政“一把手”为双指挥长,人大、政协、组织、纪委主要领导及政府分管领导为副指挥长的金融扶贫项目工作指挥部,统筹推进全州金融扶贫工作。制定《海西州国开行金融扶贫贷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2017年金融扶贫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等,认真抓好“四个做到”:做到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做到扶贫资金严格投向,做到坚持扶贫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察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做到项目管理、跟踪监测、扶贫资金专户储存统筹推进。制定下发《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有效解决当前财政资金使用分散、扶贫开发效益不高等问题。全州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69亿元,落实金融扶贫贷款资金71.65亿元;州县两级投入财政扶贫资金0.95亿元。实现全州金融扶贫资金项目全覆盖,提档升级全州农牧区生产生活设施、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

拓展产业扶贫平台。通过发展“公司+产业园+合作社+基地+牧户”的社企联姻“吉仁模式”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周边群众”的党建促脱贫带周边“新堉模式”及“六统一分管理+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横向联合、股份合作“玉舟模式”,实现农牧民的持续稳定增收。以柴达木电商绿洲、青藏牧神和各市县电商产业为平台的电商扶贫助力脱贫作用日益显现,实现电商销售1.3亿元。建设村级光伏电站,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同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我州独特旅游、枸杞等资源,投入2.77亿元,建设扶贫产业园5个,直接带动困难群众1671户4636人。同时,积极谋划村级产业发展,投入7849万元,实现全州所有行政村村级产业发展资金全覆盖。以“飞地经济”发展新型产业,“县有产业园、村村有产业、户户均参与、人人齐增收”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加大互学互帮互助力度,用好援助扶贫资金,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牢固树立全省扶贫“一盘棋”思想,统筹照顾好全州大部分边缘户;督促倡导州内大型工矿企业走出州外,积极承担州外帮扶,助力全省完成脱贫任务。

补齐社会事业短板。制定下发《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将全州农牧区水电路基础设施、社会综合服务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农田林网、草场牧道、机井灌渠等农牧区生产设施及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园、特色小城镇等工程做成打包整装项目通盘推进。新建和改造学校38所、幼儿园9所。投入3303万元新建县级妇幼保健院1所,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1所,乡镇卫生院17所。对参保人员住院发生的自付费用超过5000元的部分,进行大病补助。为全州6122名已脱贫人口购买精准扶贫“脱贫保”,将收入在2970元至4000元的112户贫困边缘户纳入低保户。实现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2864人次,为返乡青年、困难群众提供20万元以下、三年期以内的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制定下发《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的通知》,坐实扶贫兜底工作。率先在全省开展“养老扶贫”和“边缘群众”纳入低保工作,现已建成养老机构43个,已将1021户1881名“边缘群众”纳入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