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及时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项目调度制、目标考核制和项目问责制等四项制度,强化月度投资完成情况、重点项目建设进度通报、提醒、督查等工作机制,将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市、县、行委及相关部门,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分月逐季走访项目、企业,逐个企业挖潜力,逐个项目找增量。同时对分解的投资和项目建设目标实行州级领导包地区、包园区、包企业制度,形成各级领导抓落实,抓目标、抓责任的工作机制。
研究制定《海西州2018年产业转型和基础能力提升攻坚计划》,围绕“五个千”产业集群打造、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等方面安排州级重点项目180个,总投资21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8亿元。在州级重点项目推进中,由州政府州长、副州长,试验区管委会主任、副主任担任项目牵头领导全面负责项目推进,并将项目所在地区、部门的一把手确定为项目责任人负责具体推进工作。
为确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保持开工项目的梯次跟进,全年计划组织三批次项目集中开复工活动。3月30日,第一批项目集中开复工活动在全州八个地区同时举行,为打好全年项目工作“第一仗”,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开门红”提供了基础保障。目前已经开始着手第二、三批集中开工项目梳理汇总工作。深入研究和掌握国家、省产业政策及资金投向,不断完善项目前期工作,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申报和争取项目及资金,使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省级计划盘子。一季度,争取落实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7.3448亿元,涉及扶持较少民族发展、重大水利工程、社会事业等领域。积极做好项目前期谋划,指导项目业主单位做好前期工作,及时解决项目前期工作滞后的瓶颈制约,梳理完善了中国西部(柴达木)飞机回收中心等51个项目前期工作,确保一批达到一定深度和审批要求,符合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的项目进入州级项目库,并积极向国家、省积极推荐相关项目。
全面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推进PPP项目建设新模式。通过滚动增补,全州PPP项目库累计入库项目58个,总投资564亿元,重点涉及水利、交通、文化旅游等方面,其中45个项目分别纳入国家、省级PPP项目推介库,已有16个项目与社会资本方签订了意向性合作协议,为后续项目落地奠定了基础。
按照“项目过筛子”的标准,把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省州级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项目全部纳入台账管理,全面掌握项目进展情况、预期投资,不断强化项目动态监管。同时,每月组成督导组,对全州投资运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实地督导。重点对各地区月度目标任务摸排分解工作安排布置情况、省州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及投资完成进度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今后,我州将坚持和深化月度投资监控调度工作,将重点企业实施的项目纳入全年投资监控计划,以月分解、按旬跟踪、按月通报、逐个调度。坚持抓大不放小,做到抓早、抓常,从当前着手,月月紧盯,确保投资平稳运行。加强协调督导,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不断健全“投资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工作机制,将其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投资项目工作发实力、见成效。建立完善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完善项目保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提升项目可研、规划审批、土地利用、招投标等关键环节办事效率,缩短前期工作时限。加快中央预算内、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进度,防止资金“趴账”,加大督促力度,确保2018年新争取项目6月底前开工建设。
同时,聚焦国家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战略部署,深入研究重大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谋划和储备一批拉动力强、利长远、补短板、强基础、增后劲的重大项目,为投资稳定增长提供项目保障。进一步丰富PPP项目储备,科学制定年度PPP项目实施计划,遴选一批示范PPP项目,并积极争取进入国家、省级推介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