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海西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十三五”以来,海西州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外贸发展趋势良好。截至9月底,海西州完成进出口总值4381.8万美元,同比增长66.46%,其中,进口完成1408.6万美元,同比增长76.14%;出口完成2973.2万美元,同比增长62.23%。枸杞出口252.2万美元,同比下降35.45%。下达海西州外贸进出口任务和枸杞出口任务分别为5000万美元和800万美元,完成率分别为87.64%和31.53%。
    一、主要措施。一是加强服务,总量与质量并重。围绕全州外贸进出口工作,多次深入重点出口企业调研,协调解决企业出口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全州重点外贸进出口企业档案。加强优质产品出口,目前,正在进行枸杞出口基地建设和中欧班列货源组织工作,推动对外贸易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对接国际高标准贸易规则,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及时申报全州重点出口企业厂房建设、出口运输、进口贴息,尤其是技术改造等资金申报项目,对出口额稳定且逐年增长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争取到2017年第一批省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5个,支持金额766万元;第二批省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已上报相关部门。二是明确思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利用海西“稳藏固疆,通甘入川”的区位优势,依托资源禀赋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技术优势,发挥好“桥头堡”作用,积极寻求与西亚、中亚、南亚国家的合作空间,加大投资贸易合作。开展中国(青海海西州格尔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各项前期工作。目前已编制完成中国(青海海西州格尔木)自由贸易实验区《总体规划研究方案》。加强深度合作与交流,积极打造中国(德令哈)尼泊尔产业园区和中哈石油管道。目前,中尼产业园厂房、办公室及员工宿舍均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尼方工作人员入驻工作。依托格库、格敦等重要铁路枢纽,找准定位、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开创海西改革开放新局面,加强各方协调,争取青藏国际陆港建设项目落地。目前,已完成格尔木陆港口岸选址实地踏勘工作。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外资利用水平,2016年成功引进青海华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外商投资企业,使全州外资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提高市场占有率继续加大全州产品对外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州内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展会活动,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促进经贸交流合作。组织州内企业参加“马来西亚清食展”“广交会”等6场国际性展会,通过展会宣传推介,海西特色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市场认可度逐年上升,市场份额继续攀升。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重大项目推进缓慢。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存在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自贸区申报过程中工作任务重、涉及领域广、对接层次高,州市两级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二是基础条件先天薄弱。自贸区建设需要海关、商检、口岸等多部门联合,共同成立综合保税区,海西州只有格尔木检验检疫局,海关和口岸均尚未设立,综合保税区建设工作无法开展。三是对外政策力度不足。海西州州级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扶持政策尚处在研究阶段,目前,企业只能享受省级外经贸专项发展资金的扶持,造成企业在对外开放工作中积极性较差。
    三、对策建议。一是完善政策措施,尽快出台《海西州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扶持暂行办法》,配套州级资金保障。在出口货物质量、出口退税等重要领域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外开放的扶持力度,提高企业对外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二是培育外经贸专项人才。通过对口帮扶和引进人才等方式,从全国引进具有自由贸易区专业知识人才,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形成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有计划地培养和储备一定数量熟悉自由贸易区工作的专业人才,逐步壮大海西州对外开放领域人才队伍,提升对外开放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