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海西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为“十三五”开好局奠定基础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海西州顺利完成扶贫开发各项工作,预计共有3377户10155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1.6%,为“十三五” 全州扶贫开发工作开好局、走好步奠定基础。

一、项目扶贫。一是产业项目。惠及全州三县两市75个村,5844户20074名农牧民,共落实各类扶贫资金13004.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7440万元、自筹和行业配套5564.5万元。落实整村推进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3183.37万元,惠及两市三县的10个乡镇31个贫困村1335户4599人,实现列入“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贫困村全覆盖;落实民营企业捐款配套产业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3761.43万元,惠及全州12个乡镇16个贫困村2952户10118人;考核奖励资金项目共实施18个,总投资3753.2万元,惠及全州9个乡镇16个贫困村1032户3634人;实施旅游扶贫项目6个,共投入2306.5万元,惠及全州5个乡镇11个贫困村525户1723人。二是易地搬迁。在全州两市三县的12个乡镇28个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6747.7万元,根据搬迁群众意愿和安置地点的选择,通过整村搬迁、整社搬迁、部分搬迁三种搬迁方式进行,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住宅、院墙、大门等配套设施,惠及贫困农牧户1266户4337人。三是州级项目。全州共投入693万元,其中州级财政扶贫资金600万元,自筹资金93万元。实施藏系羊、藏香猪、育肥羊养殖,商铺房购置、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砂石路等8个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惠及6个乡镇10个贫困村766户2216人。目前州经发委批复已下达,各地正在组织实施。

二、金融扶贫。2015年,全州金融扶贫贷款任务为3个亿,主要用于解决农牧民生产和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融资需求,包括从事种植、养殖、农畜产品加工、流通等农林牧渔生产经营活动,运输、多种经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链带动下的农牧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活动。共落实金融扶贫贷款贴息资金1808万元、扶贫专业合作社补助资金80万元。全州共撬动金融贷款31488.1万元,其中龙头企业9080万元,合作社15622.6万元,贫困户6785.5万元。

三、培训工作。落实各类培训创业财政扶贫资金684万元,其中“雨露计划”技能培训资金200万元,“两后生”职业教育补助资金54万元,贫困大学生资助资金50万元,贫困大学生青春创业资金380万元。“雨露计划”培训专业涉及枸杞种植、电子商务、挖掘机、民族刺绣等1000人。补助“两后生”职业教育贫困学生180人。在浙江大学举办“全州扶贫干部精准扶贫素能提升培训班”、组织参加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等培训班,培训全州扶贫干部、贫困村致富带头人213人次。

四、平台建立。由中国联通海西分公司出资240万元、中国移动海西分公司出资50万元,搭建全州农牧区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覆盖全州农牧区纳入建档立卡的8000余人。通过该平台可建立与扶贫信息网络系统连通的贫困户、贫困村信息档案,实现扶贫对象电子信息档案集中管理,也可以用双语文字和语音的形式进行扶贫惠民政策宣传、扶贫开发项目电子化公示公告等。目前已编发宣传信息24条。

五、社会扶贫。一是“扶贫日”活动。按照《青海省2015年“10.17”扶贫日活动方案》的要求,在柴达木日报刊发扶贫日公益广告和捐款倡议书、在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发布宣传信息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了爱心包裹活动。各市、县确定“10.17邀您一起”活动主题,印发《“10.17”扶贫日活动捐款倡议书》,由各市、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牵头,组织扶贫日各项活动的开展。共累计展出展板19块、横幅7条、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收到捐款79.75万元。二是定点扶贫。在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下,由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柴达木循环经济管委会、州纪委、海西军分区7家单位牵头,由州级77个党政、军队、事业单位参与开展了对20个贫困村的社会帮扶工作。年内帮扶单位共派出蹲点干部24人,领导考察74人次,捐款捐物22.29万元,引进项目资金343万元,实施项目8个,资助贫困生2名,培训2期79人,帮助联点村劳务输出260人。

六、其他项目。落实都兰县玛咖种植补助资金300万元,扶持都兰县香日德下柴源、柴兴村两个村267户990户农户进行玛咖种植。落实都兰县雪灾补助款100万元,为热水乡扎麻日、智尕日、赛什堂三个村44户179人受灾户进行了网围栏补助扶持,共拉网围栏10万米。落实项目管理费182万元,“十三五”扶贫规划编制费20万元,有力的保障了2015年扶贫开发项目的完成和“十三五”扶贫规划编制的顺利推进。

(州扶贫开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