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让法律为企业发展护航——“法律体检”专项活动实施渐入佳境

  “遇到问题了,临时抱佛脚,风险防范意识不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问题。”8月18日,记者在采访“法律体检”专项活动的开展与实施情况时,我省某 房地产公司综合部主任严成仓向记者表露了这样的心声。而“临时抱佛脚、事后找律师”似乎成为了我省很多民营企业在面对法律问题时的常态。

  如何改变这种常态、规避法律风险、防范和化解危机,2012年开始,省司法厅、省工商联共同组织我省律师、公证员进民营企业开展“法律体检”专 项活动。如今,这项活动已持续开展了四年,我省400多家民营企业在这项活动中收益。“法律体检”是律师、公证行业运用律师、公证专业特长和专业技巧,通 过专项服务的形式,为企业进行法律风险的疏理和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法律风险的措施和对策,帮助企业依法经营,保障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 拓展律师、公证行业服务空间、深化服务层次、提高服务功效,密切与企业间关系的服务创新。

  法律风险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防范,似乎企业的发展总是被动。这是记者在走访了我省多家民营企业后的感触,正因为有这些法律问题、法律风险的存在,“法律体检”专项活动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把“钥匙”、成为化解风险的一剂“良药”。

  省司法厅律师公证管理处边海涛处长告诉记者,通过律师、公证员进企业开展“法律体检”活动,为企业生产经营、项目投资、改制重组及企业转型升级 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降低企业法律风险,增强企业和职工法律意 识,化解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风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密切律师、公证行业与企业的联系,加深企业对律师、公证工作的进一步了解,扩 大律师、公证行业在企业界的影响,拓展律师、公证行业的服务范围和空间,推动律师、公证业务向非诉讼法律事务延伸。

  “法律体检”专项活动在我省开展以来,受到了民营企业的欢迎,而为了使活动扎实有效推进,活动组织方明确了具体的抓手——律师、公证员要对服务 企业做到“四个一”:组织一次法治宣传,开展一次法律咨询,提出一条促进企业发展的建议,对企业进行一次“法律体检”,努力排除企业潜在法律障碍和风险。

  青海凡圣律师事务所蒋仁华律师是此项“法律体检”的“医生”,他告诉记者,“法律体检”专项活动很有实际意义,“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法治经济”,而我省的民营企业确实存在“轻法律、重经验”的现实,“事前用法少、事后找法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远远不够。

  蒋仁华律师道出了问题的根结,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是“法律体检”专项活动的最根本目的,我省的30余家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参与到这项活动中 来,律师、公证员根据服务对象的要求,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深入到企业开展各项免费法律服务活动,保证企业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得优质法律服务。一是通 过组织律师、公证员走访“法律体检”企业,征求意见、了解需求,全面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及时汇总分析,将重大问题和情况向企业反馈, 避免出现经营风险。二是出具“法律风险提示函”。结合了解、掌握的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状况,组织引导律师公证员带着问题深入企业,对企业进行全面“法律 体检”,帮助分析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对症下药为每家企业“量身定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法律风险提示函”,最大限度将存在的法律问题消除在初始阶 段,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三是提出“法律意见书”。认真疏理、总结、分析企业“法律体检”的总体情况,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类,提出相应的法律意见和建 议,及时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当好法律参谋。四是进一步加强企业法律顾问工作,组织引导律师、公 证员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主动向企业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和“法律服务咨询函”,了解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摸清底数,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企业“法律体 检”的实际效果,提高企业法律顾问服务水平。

  杨栓稳是我省一家医疗器械科技公司的负责人,他经营的公司是“法律体检”专项活动的受益者,提起这项活动的意义,杨栓稳说,他经营的公司规模比 较小,没有实力要邀请法律顾问,但公司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自从公司接受了“法律体检”后,受益匪浅,法律意识增强了,防范意识也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