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同德“双带”先锋工程 走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
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同德县面对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形势、新特点,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依托实施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规划,积极探寻基层党建工作新载体,在全县农村牧区实施以党组织带头“创业”、党员带头“致富”、单位联点“帮扶”、领导干部“包抓”为载体的“双带先锋工程”,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在全县树立了一批基层组织战斗力强、党员作用发挥好、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典型示范村,夯实了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组织牵头“创”,找准发展项目。各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选择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条件。目前,全县73个村全部有了集体经济收入,其中由村“两委”牵头建立农牧业专业合作社51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0%,年经营收入超过50万元以上有9个,10-50万的39个。尕巴松多镇秀麻村党组织牵头,利用资源优势,采取股份制形式创办砖厂,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就业30余人,年经营收入达127万余元;巴沟乡松多村创新思路,组织本村有一技之长的村民,成立藏服加工厂,集中经营,扩大规模,实现年经营收入达60余万元;河北乡黄河、赛德、赛青等村“两委”班子紧紧依托资源优势,结合扶贫攻坚村建设和牧区集镇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了总投资5000余万元的高原有机良种牦牛繁育基地、黄河村牧家乐、赛德村藏服加工厂、赛青村粮油销售公司等扶贫产业发展项目,有力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党员主动“带”,发挥引领作用。把“在党员中培养致富能人,在致富能人中培养党员”作为带动群众致富的重要举措。让党员带头出资、出力,主动认“岗”领“责”,作出承诺,为群众带好头,做好示范,使农村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贡麻村党支部书记扎多带领党员群众成立合作社,发展草产业,组织劳务输出,2014年,村集体收入达100余万元,全村人均增收900余元;完科村党员德才加个人出资10万元,带头为村里发展合作社经济筹集自筹资金。

 单位联点“帮”, 形成创业合力。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城乡党员结对创业帮扶活动,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党员与村党组织党员开展结对帮扶,农村富裕党员和贫困党员结成“1+1”帮扶对子,助力创业行动。全县73个部门、单位和企业与73个村“结对”,帮助联点村理清发展思路,在科技、项目、资金等方面进行帮扶。选派25名机关干部、21名乡镇干部到农村党组织蹲点帮扶,服务创业行动。近两年来,各联点帮扶单位共帮助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问题120余件,落实各类资金1280余万元。县农牧局帮助河北乡上知迈等村野血牦牛基地建设办理了相关审批手续,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帮扶。县检察院动员全体党员干部捐款1万元,帮助秀麻乡达哇村贫困户华日多缴纳了自筹资金。

 领导干部“包”,强化创业支撑。采取党员领导干部“包抓”的形式,由县级领导、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包抓”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目前,全县12名县级领导分别负责油菜籽加工、草产品加工、石雕工艺、哈达加工等12个重点产业发展项目。全县39名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分别联系51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县委书记才让太带头联系负责巴沟乡松多村服装加工厂,为该厂争取落实项目资金243万元、金融扶贫贴息贷款118万元。该服装加工厂预计年制作藏服5万套,年销售收入750万元,年利润90万元,项目惠及松多村160户553人,年户均增收2941元、人均增收827元,并带动该村200余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