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扎实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
5月12日是全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海西州根据《青海省开展第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紧紧围绕“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主题,以“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印发《2015年海西州“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活动采取分散宣传、集中宣传、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演练等方式,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有声势地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和科普宣教活动,让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为全社会科学防灾减灾奠定基础。
一、整合力量,集中宣传。围绕“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主题,全州上下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电子大屏、车载LED屏、展板、横幅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5.12”当天,各地区集中对各类常见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危害,防灾减灾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应急常识,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方法等进行宣传。德令哈主会场共有州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60余家,300余人参加“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此次宣传,全州共有20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集中宣传,共悬挂宣传标语450余条,制作展板70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16余万份,特别是通过发放群众喜闻乐见的家庭用品加深宣传深度,分别发放印有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地震等小常识的环保购物带、围裙、毛巾、抽纸、纸杯、扑克等宣传品3万余件。
二、广泛传播,分散宣传。要求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突出“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主题,推动防灾减灾与依法治州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应对突发灾害相适应,做好海西州各类常见自然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的宣传普及。宣传周期间,海西州各地区、各单位在各自单位门口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展出宣传展板、播放滚动显示屏、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城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利用户外彩色LED屏滚动播出防灾减灾相关标语等;海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发防灾减灾宣传标语、专题片、宣传片;柴达木日报、广播电台开辟防灾减灾知识专栏。全州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有效提高防灾减灾认知广度,让更多群众了解、掌握防灾避险知识。
三、针对隐患,开展排查。在宣传周期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区域或行业灾害风险特点,针对各类易发灾害可能带来的威胁,集中开展一次全面、系统的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重点做好学校、医院、居民区、机场、火车站、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隐患排查。强化社会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性,发挥群众团体、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及公民在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等方面的作用,努力形成基层应急管理的整体合力。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四、结合实际,开展演练。要求各地区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社区等进一步完善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重点针对水灾、泥石流、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以及交通、安全生产、火灾事故等,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5月7至8日,州地震局联合德令哈市教育局、市地震局在怀头他拉镇小学、柯鲁柯镇小学、市三中和平原小学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各地区中小学结合“防震减灾”相继开展地震避险、逃生应急演练,有效增强师生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5月12日,在德令哈市集中宣传点,海西州消防支队、德令哈市消防大队出动各类车辆20余台、100余人,展出破拆工具组,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频生命探测仪,移动月球灯,混凝土液压破拆工具等70余件(套)救援器材,开展家庭消防灭火、建筑物破拆、生命探测等多个项目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