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海西银行业机构服务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自1952年海西州第一家金融机构成立,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种类较为齐全的金融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海西辖内银行业机构共计19家,银行业机构网点总数达128家。
一、促进“三农”建设。一是推进金融服务延伸。海西地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基本实现市区乡村全覆盖,35个营业网点遍布城乡,现有自助设备ATM机43台,在基础较好、条件具备的行政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设立小额助农支付服务和特约商户POS业务,在有条件的农村便民商店等安装POS机532台,在暂不具备设立标准化网点条件的地方设立小额助农取款POS机和流动服务网点来提供便民服务,有效提升机构空白乡镇金融服务水平。二是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评定工作,通过不定期走访,畅通沟通渠道,传送金融知识,提供政策咨询,跟踪掌握农村各类客户发展情况,构建紧密互动、互惠共荣的新型客户关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海西辖内农户数48075户,已建立经济档案的农户数为22281户,评定的信用户为14241户,信用评定率达到63%。评定信用乡镇及信用村80个,发放信用贷款24606.78万元。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海西地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结合当地农牧业产业发展现状,对县域内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业务宣传及金融服务,对有融资需求的经营主体进行评级、授信,给予信贷支持。全州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累计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给予信贷资金支持18257万元。四是创新金融惠农产品。开办网上银行业务实现网上转账、还款等结算渠道;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行不同的个人自助循环贷款卡,实现一次授信自主分次使用贷款;开办金融IC卡电子现金业务。金融产品的创新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提升了海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立足服务“三农”科学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五是开展抵押贷款业务。海西地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开展“三权”抵押贷款业务,都兰县联社和柴达木农村商业银行与当地林业局、国土资源局、农场联系沟通,营销林权抵押贷款11400万元,柴达木农村商业银行营销草原证抵押贷款630万元。
二、支持水利建设。近年来,辖内海西农发行加大基础性、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支持力度,累计发放水利建设贷款36942万元,有力支持地方水利建设。其中,投入23800万元用于巴音河河道治理、都兰县河道防洪堤修复;发放贷款4000万元,加固格尔木温泉水库、蓄积峡水库道路建设;投入5700万元重点支持大柴旦镇和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先后发放贷款2167万元,支持茫崖花土沟镇排水管网改造、乌兰西里沟镇和都兰香日德镇排水改造;支持村庄饮水安全工程,支持格尔木市红柳村安全饮水项目,解决了红柳村人畜饮水问题。灌区建设和河道治理。解决了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地区多年来由于缺水而无法大面积种植农作物问题;巴音河、温泉水库经过多个村镇,解决了方圆上百平方公里的农业灌溉,带动当地居民种植小麦、土豆等经济作物,有效提高乡镇居民收入水平。排水配套工程。疏通排水系统,解决香日德、花土沟、西里沟市政道路雨水管网,全面恢复雨水管网功能,确保路面排水畅通,对低洼地段排水系统进行现有排水管道疏通、排水管道铺设等梳理完善,提高易积水区域排涝能力。堤坝防护工程。通过堤坡防护,河道除淤绿化治理,周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根本上解决了防洪问题,消除不安全因素,为当地经济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三、扶持小微企业。截至2014年6月末,海西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79.53 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8.19%,较年初增长26.02%,较同期增加28.17亿元,有效支持了379户小微企业的发展。其中,小型企业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微型企业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和批发零售业。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力度持续加大,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弱势群体收入增长起到积极扶持作用。一是多方联动,形成政银企合力。海西银监分成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推动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积极促进由政府、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信息交流,加强企业与监管部门间信息沟通,共同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二是多措并举,开展金融服务宣传。通过银行业机构LED电子显示屏、悬挂横幅、设置咨询台等方式,组织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集中宣传活动;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知识竞赛等活动,积极引导银行业机构领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帮助解决小微企业在融资、理财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切实落实金融服务政策。三是加强研究,信贷支持小微实体经济。海西银监分局引导辖内银行业机构加强小微市场研究,建立小微企业客户群;建立健全“六项机制”,积极探索成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或部门,加强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在风险防控的前提下,加强产品、抵押担保方式创新;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林权、提货单抵押等方式;简化信贷审批流程,提升效率;建立客户经理培训长效机制,加强人才储备,建立奖惩机制。四是发挥优势,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电子化业务优势,借鉴发达地区好的经验做法,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财务指导、财务顾问,同时给予行业发展、经营目标等方面的指导,规范小微企业经营行为;在较偏远的工矿区、农牧区,通过设立ATM、POS机等方式,解决支付结算难问题;根据银监会规范小微企业收费管理要求,对小微企业合理收费,严禁在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的条件,切实提升对小微企业的服务,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