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突抓十二项重点工作力促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为认真做好2014年工业经济运行,海西州结合实际,提出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指导意见,突出抓好十二项重点工作,促进全州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一、落实扶持政策。贯彻落实省政府支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新十项措施”,清理不合理涉企收费,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实行电价补贴、公铁分流、铁路快运费减免、贷款贴息、节能减排、科技攻关、技术改造、创新发展、品牌培育、担保融资、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
二、加大财政支持。各主管部门积极争取落实上级补助资金,州级财政按一定比例予以支持。重点支持创新型、创业型、服务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扶持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三、加强运行监测。重点发挥三级监测电子信息平台作用,建立分地区、分行业调度机制,扩大监测广度和深度,强化精细化调度,将重点监控企业由96户扩大到127户,及时跟踪把握重点行业、企业、原料、产品以及价格、生产、销售、运输和库存情况,深入分析运行中面临的特有问题和突出矛盾,加强经济形势预判和政策预案,提高分析判断前瞻性和准确性,强化政策措施有效性和及时性,力促工业企业正常生产、平稳增长。
四、强化协调服务。成立稳增长服务工作组,建立全州月调度例会制度,强化领导干部联点服务,集中力量抓工业,一以贯之抓工业,主动深入企业、深入基层一线,采取“面对面”、“一对一”帮扶措施,高效应对和化解工业企业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和共同性问题,确保企业稳定生产运行。
五、着力挖掘存量。坚持分类施策、一企一策,高效应对和化解工业企业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和共同性问题,帮助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解决企业存在问题,努力挖掘存量规模。
六、加快释放增量。积极促进竣工项目投产达产,对已投产和部分投产、纳入规上行列的企业进行督促指导,尽快解决设备调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目标责任书要求,确保按期或提前达产。
七、强化平台建设。重点构建产业企业集约发展平台、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平台、企业和自然人融投资平台、生产经营物流集散平台、技术人才保障平台“五大”平台建设,加快创新因素培育,激发企业抢市场、清库存、降成本、调结构、挖潜力、扩增量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综合服务平台。
八、加快产业培育。重点实施产业、强优企业、中小企业、品牌培育“四大”成长计划,明确培育主体目标任务、责任分工、时间节点,集中优势培育企业、塑造品牌、壮大产业、打造特色,促进创新主体升级,确保年内20户工业企业纳入规模以上企业名录。
九、强化运力保障。建立州政府与青藏铁路公司铁路货运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快装车能力建设,在钾肥、纯碱等生产企业大力推广机械化装车和散堆货物吨袋运输,提升机械化、集中化装车水平,扩大铁路外运量,缓解季节性、结构性运力紧张;实施公铁分流,提高公路运输比例,缓解铁路运输压力。
十、优化电力配置。建立州政府与省电力公司供电保障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大浪滩、马海、高泉等重点矿区配网建设,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及时疏导煤、电要素资源季节性、阶段性供需矛盾,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十一、加大资金协调。深化政银企合作,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银企对接活动,推动企业创新融资手段,借助中期票据、集合债、私募债、信托租赁、股权交易等融资工具直接融资,努力化解企业资金紧张问题。
十二、扩大人才培育。充分发挥专业技术院校作用,积极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企业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实用型技术工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