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园区特色产业体系。柴达木绿色产业园以柴达木福牛、柴达木枸杞产业两个“百亿元产业”为重点,以青稞、中藏药、林沙和高原水产产业为协同产业,园区规划面积8.1平方公里,发展规划已由试验区管委会委托北京华牛世纪生物研究院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审查。其中,一区位于柯鲁柯镇民乐村,规划用地面积1.3平方公里(预留3.2平方公里),主要布局枸杞产业、林沙产业、中藏药产业项目以及部分柴达木肉牛产业项目;二区位于尕海镇努尔村(塔湾克里地区),规划用地面积3.6平方公里,主要布局柴达木福牛、青稞、高原酵素、高原水产加工产业项目。
注重引领,全力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步伐。目前,园区已入驻青海斯瑞雅克生物有限公司、德令哈林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藏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佳禾、郎峰、圣峰等生物制品企业正在开展注册选址等前期工作。其中,青海斯瑞雅克生物公司福牛加工项目,总投资5亿元,一期项目肉食品加工车间已建成并进行试屠宰、加工,二期工程年内计划开工建设,主要建设育肥厂、熟食车间、啤酒车间等;德令哈林生生物科技公司枸杞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1亿元,办公楼、宿舍楼主体和厂房及仓库土建工程已完工,项目一期工程计划年内建成;青海藏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柴达木枸杞、白刺等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项目,总投资约7.8亿元,14栋厂房基础施工已完成,部分设备已订购,8栋宿舍楼土建工程完成30%,力争一期工程年内建成试产。
注重特色,加快调整优化特色种养殖业结构。调优种植结构,预计完成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13.6万亩,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占比增长6个百分点,其中种植枸杞9.3万亩,年内预计出圃黑果枸杞苗12万株,并计划培育黑果枸杞苗50万株。调优养殖结构,各类牲畜存栏26.18万头(只),产仔13.78万头(只),出栏13.1万头(只),出栏率50.1%,商品率43.8%。柴达木福牛培育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完成母犏牛存栏4415头、柴达木福牛存栏420头。
注重服务,全面加快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方面,一区环城西路、站前路等道路通达,2014年计划投资4778万元,新建民乐西路、泉水路、绿源路、唐古拉路等4条园区主要道路;二区年内计划投资1.2亿元,开工建设纬一路、纬二路、纬三路、经一路、经二路、经三路、昆仑大道等7条道路,促使绿色园区道路框架年内建成并初具规模。供水方面,一区供水工程与4条道路工程同步配建;二区供水管网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计划4月中旬开工建设。供电方面,一区10千伏电网工程配套4条道路建设,已完成施工图设计,计划4月开工建设;二区供电项目已委托电力部门编制可研报告,计划5月开工建设。供气方面,一区供气工程配套4条道路建设,德令哈正和天然气有限公司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二区供气正在开展规划设计工作。其他配套设施,二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已委托设计院开展可研报告编制工作,计划近期完成可研编制,年内开工建设。
(海西州委、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