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兴旺
11月1日,在2023 vivo开发者大会上,vivo发布自研AI大模型。通过AI大模型赋能,华为、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均升级了语音助手,为用户带来智能体验。机构认为,搭配AI有望成为智能手机产品新卖点,看好手机端AI大模型应用。
拥抱大模型
11月1日,vivo推出蓝心大模型。蓝心大模型包括十亿、百亿、千亿三个参数量级共5款产品,全面覆盖核心场景,模型能力行业领先。
vivo副总裁周围认为,优秀的自研大模型需要具备大而全、算法强、真安全、自进化、广开源五大特质,具体表现为数据规模和模型参数大,模型矩阵丰富且模态支持全面,算法创新有效,安全性高,训练数据持续更新,以及开源开放等。
华为、小米、OPPO、荣耀等头部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布局大模型。8月4日,华为宣布,HarmonyOS 4接入AI大模型。通过AI大模型赋能,华为智慧语音助手小艺在智慧交互、高效生产力和个性化服务三个方向持续增强。
8月14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称,2023年4月,小米组建大模型团队,全面拥抱大模型。为了让消费者更快地体验大模型技术,小米对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进行升级。10月26日,小米发布澎湃OS,AI大模型的能力完全嵌入到澎湃OS。
10月11日,OPPO宣布与联发科技合作,共同推动AndesGPT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落地。AndesGPT是OPPO自主训练的生成式用户专属AI大模型,基于AndesGPT大模型打造的OPPO全新语音助手小布已开启新一轮公测。
硬件厂商布局AI
机构认为,在AI大模型的支持下,手机将成为用户专属数字助手。华金证券研报称,AI大模型拥有庞大的语言数据库作为训练资源,在算力和算法的支持下,手机可以理解复杂的语义和语境。
东方财富证券研报显示,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带来智能硬件产品种类与规模的快速增长,而AI的接入与应用将持续赋能多样化的智能硬件设备,并成为智能产品创新方向。
光大证券认为,AI手机等智能终端可能成为未来消费电子行业变革的方向,硬件厂商抢先布局,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
另外,华金证券研报称,AI大模型可以增强手机处理图像、语音等任务的能力,大幅提升手机性能,同时加速产品迭代。中信建投证券看好手机端AI大模型应用及国内手机销量改善趋势。
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管制不断加码,规则制定时仓促留下的“漏洞”、所有企业在实操中开发出的“灰色地带”都正在被美国“细心封堵”。英伟达近日发布公告,当地时间10月23日美国政府通知英伟达此前限制出口的GPU芯片禁令立即生效,涉及五种主流型号。
禁令从原本的11月底变成了立即生效。众多人工智能大模型运营企业本想趁短暂的时间窗口迅速下单,没想到仅留的一点门缝也这么快被关上了。对于很多正在训练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企业来说,英伟达的GPU芯片是首选,甚至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替代。虽然之前大家可能都有所准备,但如此高效严密的出口管制封堵,还是有些出乎意料。
虽然美国学界和企业界有很多人对出口管制效果存疑,而且也有例证证明美国的出口管制难以遏制中国在高技术领域的发展与进步。但作为一项基本战略,美国对以人工智能芯片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不会松动,甚至也不会因为中美政治关系改善而改变。
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美国针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管制并不完全是因为中国的崛起以及中美关系的恶化。作为出口管制最主要的部门,上世纪80年代成立的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的基本职能就是“通过确保有效的出口管制和条约合规体系,并通过促进美国在战略技术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推进美国的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经济目标。”也就是说,这个部门的成立和其职能并非针对中国,让美国永远在战略性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才是其根本的考量,而出口管制就是完成这个目标的手段。
美国的出口管制制度始于一战期间,原本是为了不让敌对国家获得战略物资和技术,后来在冷战时期成为两大军事集团斗争的工具。冷战结束后,出口管制的策略开始转型,从限制敌对国家获得物资和技术转变为保持美国在战略领域的技术领先。管制从单纯为战争和政治服务,转变为为政治和保证美国技术的竞争力服务。
为了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免伤及美国企业的利益,管制措施变得越来越细致,制定了更加专业的分类来界定技术的领先型,保证在技术上会对美国领先性造成威胁的国家不能获得最先进的技术产品,同时,允许技术不再完全领先的成熟产品和技术出口。
目前美国界定出口管制的法规是2018年出台的《出口管制改革法案》。法案授权美国商务部对新兴和基础技术的出口建立控制措施。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在2018年拟定了14个新兴技术类别。
目前,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更多集中在半导体相关领域。这一领域的中国企业正在加速追赶,动摇着美国在这一领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的自信,也不难理解这一领域必然会成为出口管制的重灾区。中国的技术在其他领域也在不断的进步,这种管制不可避免可能会蔓延到新的领域中去。这种在高科技领域中的管制短时间内可能会延缓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速度,但另外一方面,也会坚定中国企业“靠自己”的决心以及“靠自己能行”的自信。
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对美国技术的“解绑”完全不抱幻想,拓展了自己的选择与可能性。例如科大讯飞的大模型没有采用主流的英伟达GPU训练,而是使用了华为的芯片昇腾910B。科大讯飞使用华为芯片由于涉及一系列开发工具的迁移,需要对算法的结果进行重新验证,这肯定会延长开发周期,其董事长刘庆峰说:“假如不是用国产平台,用成型的英伟达平台,星火3.0效果可能还会更好。但这一步非走不可……如果都不往前走一步,那我们始终没有办法自立自强。早期一定是会花费更多时间,这不可避免。没有生态,算法能不能在硬件上跑要去验证。但这个过程值得,除非你不想自立自强。”
未雨绸缪走自立自强之路已经是不得不下的决心和选择,我们要在这条路上走得稳、走得好、走得远。(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上一篇:服装市场稳步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