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多公司终止减持计划 减持新规改善资金面

2023年08月30日 07:0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
 

 

证监会日前就进一步规范相关方减持行为作出了要求,这一举措的影响正在显现。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终止减持计划。业内人士表示,减持新规的出台,将改善市场资金面,引导产业资本行为,短期有利于减少市场非理性冲击,长期有助于维护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多家公司股东终止减持计划

日前出台的减持新规正在逐步显效。8月28日,中曼石油发布关于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公告称,公司收到公司股东共兴投资、共荣投资、共远投资出具的《关于提前终止股份减持计划的告知函》。根据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的规定,并结合自身情况,共兴投资、共荣投资、共远投资对减持计划予以终止。

记者梳理上市公司公告发现,除了中曼石油外,当日还有剑桥科技、汇嘉时代、金麒麟等多家公司均披露了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公告,截至8月29日记者发稿,公告终止减持计划的A股公司已达12家。

8月27日,证监会宣布就进一步规范相关方减持行为作出要求,包括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等等。

“此次出台的减持规定与以往不同点主要在于减持资格的修改上,股东减持行为将严格与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挂钩。”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

逾2000家公司股东减持将受限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1580家公司发布减持公告,拟减持股份数量上限合计达557.41亿股。据机构分析,减持新规下,能够满足减持条件的上市公司数量将大幅减少,逾2000家公司的大股东减持将受限。

中金公司分析,本次证监会出台的减持新规对于短期改善市场资金面有较为积极的影响,截至8月25日,2023年A股产业资本累计净减持超过2800亿元。估算因上述条件而大股东无法进行减持的上市公司可能超过2200家,涉及上市公司累计总市值超过32万亿元;若考虑仍有超过800家公司在上市未满3年期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无法进行减持,上述合计占上市公司比重超过60%,涉及上市公司累计总市值超过42万亿元,这意味着未来上市公司的产业资本减持规模将出现明显下降。从具体行业来看,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不符合减持新规要求的公司数量最多,其次是计算机、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等行业。

申万宏源研报显示,根据减持新规不符合减持条件的公司(剔除房地产)共2203家,数量占比为42.1%,市值29万亿,市值占比为35.5%;其中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不符合减持条件的公司数量占比最高,银行、电子、医药生物市值占比最高。“回溯历史,2016年以来实控人减持规模共4338亿,模拟新的减持限制将使得2016年以来的历史实控人减持减少18%。”申万宏源研报总结道。

而据华泰证券估算,年初至今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共减持3468亿元,而减持新规下只能减持2057亿元,减少约40%的量,相当于引入年化增量资金约2500亿元。

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总体来看,此次减持新规的出台,有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改善市场资金面,短期有利于减少市场非理性冲击,长期维护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规范减持将改善市场资金面,引导产业资本行为。”中金公司认为,更重要的是,针对不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减持行为的限制,也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重视分红回报,改善部分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行为,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陈雳认为,此次出台减持新规进一步提高且规范了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要求,从资本市场角度看有利于减少市场波动促进市场平稳运行。从投资者权益角度看,稳定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利于为市场吸引更多增量资金。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则表示,此次出台的减持新规不仅可以减少大股东变现或抛售,从而推动市场向上,而且可以引导改善上市公司分红战略,促进价值投资,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从而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

“短期有利于减少市场非理性冲击,长期有利于维护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国泰君安分析,本次监管规范减持行为将有两方面影响:首先,减持新规有助于推动改善市场生态与提振投资者风险偏好。其次,企业融资与居民分红回报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大股东更加重视企业的持续发展与盈利改善,使得投资者能更充分地享受企业成长带来的资本回报,由此带来的财富效应对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拉动内需等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证监会减持新规后,已有50多家上市公司终止减持计划

2023年08月30日 07: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减持新规影响正进一步体现。8月29日晚,截至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稿,又有40家上市公司宣布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此前一天,已有10多家上市公司率先公告了股东终止减持信息。

记者统计发现,上述40家公司中,有26家触及减持新规中的相关规定,其中触及三年内未分红的公司最多,达18家。此外,有7家出现破发,2家出现破净,4家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的30%。有的公司同时触发两项限制指标。

另14家并不触及减持新规中的相关规定,终止减持人员也并不一定是减持新规所限定的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这些上市公司及高级管理人员用主动停止减持回应政策,折射出其看好后市的态度。

终止减持计划的队伍迅速扩大

记者发现,上述40家上市公司中,“三年未分红”成为最多公司触及的指标。

例如,掌趣科技公告,根据中国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的规定,并结合公司情况,公司第一大股东刘惠城决定提前终止上述股份减持计划。此前刘惠城计划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记者查询发现,掌趣科技属减持新规中所列“三年未分红”情形。

破发的丽人丽妆则出现了发布减持计划当晚就撤回的情况。29日晚,丽人丽妆原本公告了新的减持计划,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上海丽仁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其一致行动人扬州丽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75%。

两家合伙企业虽并非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但上海丽仁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合伙人之一是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黄韬。

就在公告发布当晚,丽人丽妆又发布公告称,股东方考虑到其自身的资金需求已经另有安排,决定撤回本次减持计划。

除了因被限制而被动停止减持的公司外,还有14家非减持新规受限公司股东宣布提前终止减持。例如,中科软公告3位高级管理人员终止减持,凯中精密公告董事、副总经理终止减持。这2家公司都并未触发减持新规相关情形。

部分员工持股平台取消减持计划

与控股股东相关的员工持股平台及投资机构也纷纷撤回减持计划。

8月29日晚,康希诺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执行董事、副总经理朱涛担任普通合伙人的天津千益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千睿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千智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三家员工持股平台终止减持。原因是由于员工持股平台系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朱涛的一致行动人,根据中国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的规定,员工持股平台对减持计划予以终止。

百奥泰则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广州启奥兴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州中科粤创三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横琴中科卓创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此前因投资项目退出及资金安排需要计划减持。公司实际控制人易贤忠、关玉婵、易良昱不参与该减持计划。目前,根据中国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的规定,并结合自身情况,前述3家机构决定终止本次减持股份计划。

此外,赛诺医疗今年8月发布了公司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计划,目前相关减持也已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