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无疑是“主力军”。
5月23日,第十六届SNEC全球光伏大会在上海开幕。会议期间,光伏行业专家、学者就产业当前的发展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各抒己见。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在碳中和背景下,光伏产业对中国的一次能源转型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从产业角度看,光伏有效地支撑中国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二是中国在这一轮全世界生态低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将成为牵引能源转型的第一大国。中国制造、中国资本、中国技术将成为推动和引领全人类能源转型的第一主角,带给新兴的、进步的、生态的、可持续的未来能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对中国和全球来讲,这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在未来的碳中和进程中,电力系统将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能源系统的建设就是以零碳的电力系统加上零碳的氢能系统为主体构建,光伏是各个国家能源转型的关键。
高纪凡认为,经过20余年发展,光伏产业已进入万亿元赛道,到2035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将是2022年的5倍。
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和价格的持续上升,光伏发电将很快成为最具经济性的电力形式。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中国光伏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全国实现新增装机33GW,相当于去年上半年新增装机的总和。预计2023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将首次超过水电,成为第一非化石能源发电来源。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预计今年全世界光伏新增装机将在350GW左右,明年累计装机量很可能将超过水电,2026年将超过天然气,2027年将超过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
朱共山表示,从全球空间格局来看,欧洲能源价格上升,带动户用光伏需求迅速增长,预计欧洲光伏今年将保持40%的高增长速度。2025年,欧洲光伏装机累计将超过320GW,到2030年将达到1TW以上。未来十年,美国的光伏累计装机也将达到800GW左右。
“目前硅料价格维持下跌态势;硅片环节大幅降价;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小幅下跌,下游装机需求强劲,随着上游价格逐步回落,国内项目建设有望加速开启。”信达证券研报认为,展望2023年全年,随着产业链成本下降、新技术突破、集中式起量,国内、欧洲、拉美需求有望延续高增,美国、印度需求有望回暖,中东、非洲需求启动,全球光伏需求增速有望在40%左右。目前一体化组件、逆变器、核心辅材、设备等环节估值已经具备较强的吸引力,看好2023年光伏国内外需求高增。
面对行业发展机遇,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要使光伏成为大规模应用的新能源,在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效率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是必然要求。光伏企业要转变观念,加大前端研发投入,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科技含量。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光伏领域未来的竞争或集中在电池片环节。“电池片环节的度电成本、转换效率以及设备更新、工艺升级等,很考验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竞争实力。”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对记者表示。
虽然光伏领域前景广阔,但激烈竞争衍生的风险也是行业需要警惕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观的发展前景势必会吸引不少资本入局,竞争也会随之加剧。“光伏厂商保证竞争力,需要做好管理,比如降低成本等,同时也要保持创新力度。此外,在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抢滩该行业的相关厂商也要注意保持好业务扩张的节奏。一旦扩张节奏太快,很可能出现资金链断掉的问题,这是需要注意的风险。”
“预计今年全世界光伏新增装机将在350GW左右,明年累计装机量很可能超过水电,2026年将超过天然气,2027年将超过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日前,在第十六届SNEC全球光伏大会上,业内人士做出这一预测,再次引起各方对光伏行业发展的热议。
5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4月份全国太阳能发电工程完成投资743亿元,同比增长156.3%;新增装机量4831万千瓦,同比增幅达186%。光伏发电已成为我国装机规模仅次于火电的第二大电源。
当前,在世界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光伏产业正迎来高光时刻。笔者认为,全球范围内,光伏行业长期向好逻辑不变,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而光伏行业高增长的背后,既要看到行业中的变与不变,也要关注行业中的机遇与挑战。
从光伏行业的变化看,首先,十几年来,中国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约九成,初步完成了平价上网的使命。2022年,我国光伏产业产值(不含逆变器)突破1.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其次,光伏作为工业品周期性是与生俱来的,其价格的涨跌无疑会受到市场供需影响。如2021年行业上游的硅料由于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飙升,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张,2022年四季度,硅料价格应声回落。在此期间,光伏产业链的利润围绕着硅料价格的变化而出现大幅波动。相关上市公司也随行业周期变化,盈利情况出现调整。
“万物皆周期”。在行业周期变化中,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更应看到不变的因素,以及行业发展的、长期的以及底层的逻辑。笔者认为,两大不变的因素成为了光伏行业高增长的底气与动力。
其一,全球范围内,光伏行业长期向好逻辑不变。光伏产业作为未来新能源革命的主角之一,发展前景广阔。业内普遍预计,目前整体新能源产业处于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并且在未来3年-5年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也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
其二,“双碳”目标下,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政策导向不会变。近年来,相关政策举措密集推出,对绿色发展能源转型工作作出部署,同时也明确了未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可观的增长潜力,推动相关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2023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达到1.6亿千瓦,将继续创历史新高。
风物长宜放眼量。光伏产业作为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正在转向健康发展的成熟阶段,相关上市公司也在技术迭代更新、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中走向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我国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迈进。(张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