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
本报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刘志强)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从一季度看,CPI平均同比上涨1.3%,PPI同比下降1.6%。一季度CPI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物价保持平稳运行,为全年物价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月份,生产生活持续恢复,消费市场供应充足。从环比看,CPI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27个百分点。食品中,天气转暖,鲜菜上市量增加,价格下降7.2%;受存栏量较为充裕及消费需求回落影响,猪肉价格下降4.2%;粮食、食用油、鲜果、鸡蛋、禽肉类等食品价格较为稳定,涨跌幅在-0.1%至0.4%之间。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非食品中,出行需求持续恢复,宾馆住宿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上涨3.5%和2.9%。
3月份,受国内经济加快恢复及国际市场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影响,PPI环比持平;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同比下降。国内生产和市场需求持续改善,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钢材、水泥等行业价格有所上涨。受气温回升等季节因素影响,用煤需求有所减少,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2%。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介绍,我国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应充裕,产销衔接畅通,市场秩序良好,经济整体回升态势将在物价上逐步显现,预计全年物价总水平将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本报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其中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截至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人民币贷款余额2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3个百分点。
据初步统计,2023年一季度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2.36万亿元。截至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9.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在货币供应量方面,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81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一季度净投放现金961亿元。
本报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王政)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迎来开门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市场占有率达到26.1%。
新能源乘用车消费升级趋势明显。1至3月,除微型新能源乘用车外,其余各级别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分价格段看,15万至20万元价格区间的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45.3万辆,同比增长68.3%。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持续高增长。伴随着各大车企加大新车型投放力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延续去年以来的高增长趋势,1至3月累计销售43.3万辆,同比增长74.1%。
新能源汽车出口快速增长。1至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1倍,显示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正劲。
上一篇:重庆建成首个“停电快速自愈”片区
下一篇: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