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青海冷链物流热了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范程程 祁晓军    发布时间:2023-02-07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从湛江鲜虾到赣南脐橙,丰富多样的高品质生鲜食品正通过冷链物流直达青海百姓的餐桌。好物齐分享,青海优质的牛羊肉、乳制品亦是通过冷链物流走向全国各地。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的加快升级,让青海冷链物流行业迎来增长黄金期。青海正以建设全国冷链物流综合示范省份为契机,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高效率”的冷链物流体系,让我省冷链物流“热”起来,新鲜产品不掉“链”。

冷链仓库中的东海带鱼。

冷链助力优质农畜产品走出高原

烧水、下锅、撇沫……2月5日,元宵佳节,家住上海市长宁区的孙女士一大早开始忙碌起来。朋友要来做客,孙女士特意将新到的青海牛羊肉作为当日的硬菜,准备给朋友们品尝。

说起第一次与青海牛羊肉的接触,孙女士印象深刻。2022年,青海援沪物资抵达上海,孙女士收到青海首批支援上海物资,物资箱里不仅蔬菜种类丰富,还有一大块牦牛肉。当晚,孙女士搭配土豆和胡萝卜,做了一份红烧牛肉。

“原以为牦牛肉会很硬很柴,没想到红烧的方法做出来非常好吃。”孙女士说,第一次品尝后,她便开始在网上购买青海的牛羊肉。

2月2日,孙女士打开天猫平台,在她经常购买的一家销售青海牛羊肉的店铺下了单。“从下单到配送,三天就能配送到我家。”孙女士说,记忆中的青海偶尔还是“不包邮的偏远地区”,如今生鲜食品的配送也能赶上发达地区了。

青海生鲜产品能够及时运送到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依托的正是冷链物流。

今年春节前夕,青海20吨乳制品便搭乘青海迅达冷链的冷藏车从西宁出发,前往2000多公里外的目的地上海。20多个小时后,这批乳制品顺利抵达目的地,一箱箱青海乳制品从冷藏大货车上卸下,随即被搬进冷库、分拣,等待搭乘配送车辆去超市、居民家中。

“从生产、仓储、运输到销售,让货物全程处于规定低温环境下的系统工程,即是冷链物流。”青海迅达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部负责人周志祥说,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他们便完成了小西牛西宁至苏州省际运输三批次,发运乳制品共计75吨,同时,省内伊利冰品、易捷便利店及市内城市配送业务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冷链物流行业规模显著扩大。2016年,我省被纳入全国冷链物流综合示范省份,这对青海这样一个农畜产品资源富集、冷链物流基础薄弱的省份来说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在发展冷链物流政策的利好下,我省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也驶上了“快车道”。

冷链仓库中的水果。

青海冷链物流行业规模显著扩大

“2016年起,迅达开始涉足冷链。2018年,我们又依托仓储、干线运输、配送等领域服务能力打造供应链管理平台,向社会开放服务,目前,已开通西宁至华东地区、陕甘宁、西安、重庆、成都、广州、深圳、厦门、长沙等专线。”青海迅达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峰介绍,生鲜电商迅猛发展,冷链市场新增需求很大,今年公司将继续扩大冷库面积,将交通市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为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贡献力量。

位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青海迅达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物流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各式冷藏冷冻车来回穿梭,堆积如山的货物被叉车从仓库里运转到大型厢式货车上,这些来自青海的货物,即将被运往全国各地。

品质更优、品种更多、安全更有保障……食品消费需求加快升级为冷链物流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契机。为推动冷链物流业发展,我省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出台《青海省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实施方案》《青海省贯彻落实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的任务分工方案》等政策文件,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将冷链物流融入到商贸物流、特色产业发展等各领域进行统筹安排部署,着力构建符合青海省情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全省冷链物流行业加快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推进剂”。

青海省正以建设全国冷链物流示范省份为契机,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冷链物流向信息化、标准化发展,逐步构建了布局相对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

数据也证实了冷链市场的火热,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农产品及食品冷链物流方面,全省开展冷链物流业务的企业约138家,冷库总规模达到40万吨,冷库总容量约102万立方米,冷藏车约224辆,冷藏车吨位约0.13万吨,标准托盘数量达到4.78万个。从冷库类型看,冷藏库(恒温库)约占27%,冷冻库约占65%,深冻库(速冻库)约占8%。

青海迅达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冷链存储仓库。

我省冷链物流体系全链式发展

冬日时节,西宁市城西区青海藏觅公社的冷库里,打包好的青海牛羊肉整齐地摆放在冷库里。冷库外,工作人员忙着将整箱牛羊肉抬到冷藏车上,这些牛羊肉将通过干线运输、全程零下18℃恒温送至各地。

“为了确保品质,我们所有的生鲜产品必须在36个小时内完成配送。”青海藏觅公社负责人赵志祥说,青海的特色优质产品越来越受到省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通过冷链运输,食品在运送到目的地时仍然很新鲜。

冷链物流是提升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护伞”,随着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尤其是电商下乡、名特优农产品进城等一系列新业态出现新措施实施,为电商企业和农民增收拓宽了道路。

2016年,我省确立了全省冷链物流全链式发展的思路,正是得益于我省冷链物流体系全链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优质农畜产品走出高原,服务国内外消费者。2020年,我国为冷链物流行业出台了8个扶持政策文件。《“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更是进一步确立了冷链物流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我省商务部门正积极行动,依托省内国有大型企业,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发挥省级服务业发展资金作用,补齐我省冷链物流仓储设施短板,打造集农产品冷储、加工、销售、配送功能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保障食品安全和平抑物价,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升级和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壮大。

冷链物流产业还需“强筋骨”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范程程 祁晓军    发布时间:2023-02-07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只需轻轻点一点手机,水果蔬菜、海鲜水产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生鲜产品就能第一时间送到家门口。冷链物流连接田间地头、百姓餐桌,守护着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当前,我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冷链基础设施短板亟待完善,因此,在冷链物流“热”起来的同时,产业创新升级的步伐也应快起来。

专业的冷链物流车。

推进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

2月1日,走进青海迅达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平台监控室,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电子大屏,登录账号,进入平台,随意点击一台车辆,大屏幕上,冷藏车厢内的温度曲线、车辆运行位置、定位时间便呈现在眼前。

“车厢内装了四个摄像头,可向后台实时传输数据,一旦温度异常,系统自动报警,工作人员会及时联系司机查看解决。”青海迅达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峰说,通过24小时监控中心的全天监控平台,可实现实时语音通话、实时视频传输、厢体内温度监控,从多方面保证货物安全。

温度控制,是冷链物流规范发展的前提和关键。“2020年,公司开始通过定位、测温、摄像头等物联网设备,冷链运输车和人的位置、状态、影像等数据,为客户提供‘让品质看得见’的服务。”汪峰说,冷链物流的技术是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不论是攻克“卡脖子”难题,还是推进产业应用,科技创新都是其源动力。

推进信息化、标准化建设,鼓励融合创新发展是我省引导推动冷链物流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举措。记者从青海省商务厅了解到,我省以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以“互联网+物联网+冷链物流”为手段,以生产加工企业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为支撑,支持企业在冷藏、加工、运输、配送等环节实施冷链物流全程信息化监控,初步构建了以生鲜农产品双向供应为特色的“青海模式”冷链体系,全省冷库及冷链运输车辆等基础配套逐步完善,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全省冷链物流体系基本形成。

同时,我省利用省级服务业发展资金近1400万元,持续推进商贸物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标准化、城乡高效配送等30余个项目建设,着力解决冷链物流瓶颈、补齐冷链物流短板。

青海迅达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峰介绍数字化平台。

工作人员认真登记冷链货品信息。

加快补齐冷链物流短板

随着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要求不断严格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对冷链物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补齐冷链物流短板,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既是行业发展的内驱动力,也是普通民众消费水平升级的迫切需求。

为实现保供给、减损耗、降成本、强品牌、兴产业、惠民生目标,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我省商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全省冷链物流发展需求,突出本地特色农畜产品优势,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冷链基础设施,加大冷链运力投入,健全产地预冷、销地冷藏、保鲜运输和保鲜加工等设施,大力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

另一方面还要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发展,依托冷链物流监控平台,实现全程冷链、全程追溯、全程监控、大数据分析等多功能服务,进一步推动全省冷链信息整合共享。同时,加强和完善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推动食品、药品安全和农产品流通全过程监管。推动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加紧制定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标准,推进冷链物流设施和技术装备标准化,促进标准推广应用,鼓励企业向国际低能耗标准看齐。

在积极培育超亿元的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和基地方面,我省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培育和引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鼓励传统冷链企业按照现代化企业建设要求,逐步实现冷链物流全过程的信息化、数据化、透明化、可视化,加强对冷链物流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促进产业集聚和整合。指导企业应用新型蓄冷设施和先进的节能蓄冷设备,推动商品化包装和物流保鲜包装一体化。注重冷链物流领域人才引进和培养,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工作人员将冷链货品搬入冷链车。

工作人员拉运冷链货物。

打造西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回头看,成绩斐然;看未来,潜力和空间依然很大。《青海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我省将积极打造西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动建设海东、格尔木区域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建设冷链物流节点,到2025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产销衔接、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内畅外联的冷链物流网络。

青海迅达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峰说,迅达冷链将以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契机,以供应链管理平台为抓手,为冷链物流上下游全产业链提供服务保障。

青海慧丰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勇表示,企业将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产业“四地”建设目标,加大冷链有机农产品的收储、加工,做好农牧民“最后一公里”农畜产品输出文章,在绿色产品收储、加工、输出中发挥冷链服务功能。从国外直接进口优质产品到国内进行加工销售,同时将青海的绿色有机产品销售到国外,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外贸收入,为青藏地区的商品流通提供便利,实现国内外优质产品的互通,提高全省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提升商品供应链、农业价值链,切实改善民生为目标,以提高冷链流通率为重点,以先进技术和冷链设施设备为支撑,使贮藏保鲜运输能力明显增强,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水平全面提升。”青海省商务厅流通处负责人说,我省将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高效率”的冷链物流体系,促进冷链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