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财富》世界500强以营业收入为主要依据对世界各国企业进行排名,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之一。
企业的强盛往往与国家经济的崛起密切相关,随着中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中国企业持续做大做强。今年,中国共有143家企业上榜世界500强榜单,上榜企业数量继续领先,稳居全球第一。
从行业看,今年的榜单上共有8家房地产公司,其中碧桂园从去年的147位提升到139位,前进8位,继续名列前茅,实现了连续五年排名攀升。业内人士认为,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的大环境下, “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等领域为房地产领域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露
3家房企新上榜 房企表现并不差
记者查阅榜单看到,从行业来看,今年的榜单上共有8家房地产公司,有3家房企新入榜,其他5家与去年排名相比均有提升。
“这说明房地产企业表现是不错的。”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期间房企表现并不差,部分房企依然在世界500强的排行中有较好表现,也是符合预期的。
严跃进提醒,当前调控政策多,房企需要关注市场的变化,防范过激扩张,要真正做稳健且持续的房地产企业。
记者也注意到,近两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处于较为严格的监管环境之中。自2020年下半年“三条红线”、2021年起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以及2021年上半年“集中供地”等制度出台以来,中国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政策变化更加频繁。所以,当下,房地产挥手告别高速增长,进入了管理红利时代,这一点已成行业共识。
“碧桂园追求的是高质量的发展、稳定的健康发展。”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逐步收紧的背景下,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坚持认为,“房住不炒”主基调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会越来越健康。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这种外部环境对碧桂园是最大的利好。
紧随国家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节奏,碧桂园保持了稳健和高质量的增长,稳居行业龙头位置。2020年,碧桂园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3%至5706.6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面积同比增长8%至6733万平方米,销售业绩持续增长、再创新高。统计显示,2016年至2020年期间,公司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复合增长率达到25%。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公司销售体现出很强的韧性,连续多年位居行业龙头地位。
技术创新赋能房地产企业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还提及,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从资金端的“三道红线”,到土地端的“两集中”,地产行业已经迎来不可回避的时代变迁。那么,房地产企业如何引领行业换道增长?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驱动企业高质量增长?业内专家认为,房地产企业需要通过业务模式创新和能力重塑来更好地应对全新的变革与挑战,而数字化已成为管理红利时代下的新引擎。产业互联、数据赋能、科技创新已成为新时期房地产行业发展关键词,利用数字化技术重塑管理价值,驱动企业高质量的增长,已成新常态下地产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紧跟国家政策方向,碧桂园重点布局高科技地产生态链,在地产开发方面,通过博智林机器人进行智慧施工,打造智能建造体系,借助筑智卫浴和现代家居做装修及室内家居布置,形成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在餐饮零售方面,依托地产主业巨大的业主资源,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通过碧优选销售,同时为中央厨房提供原材料,由机器人餐厅将成品食物传递给消费者,实现从源头到终端全覆盖。未来,多元化业务将与主业形成更有效的联动。
以机器人为例,当前,博智林现已搭建系统化的研发、制造、应用体系,针对建筑机器人五大核心系统(伺服、传感器、导航、视觉、软件)实现了全覆盖自主研发,其中导航、视觉、多机调度等技术填补了建筑机器人领域的空白;同时还在施工质量智能化评判、建筑大数据治理、智慧工地监管等细分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教授认为:“碧桂园集团在短短近三年时间里,针对BIM、装配式建筑和建筑机器人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和人才,开展全面的研发,目前已经交付了大批量的机器人,已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智慧建造和建筑机器人领域的前列。”
房地产企业不仅仅是发力科技赛道,还进军商业、养老、创投、农业等领域。银河证券表示,从单一的地产开发企业向平台型企业过渡是行业普遍趋势。龙头公司除了在原有的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领域发展,多元化平台化的主要方向包括商业、物流、会展、装修、建筑、教育、医疗、养老等产业。布局多元化业务的房企,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产品、服务为主业赋能,并且能够突破单一房地产开发行业的估值天花板,享受未来多元化资产价值重估的先机,享受业绩+估值双提升。以碧桂园为例,企业发展的三驾马车包括:地产、机器人、现代农业。展望未来,碧桂园集团将聚焦城镇化带来的住宅及相关需求,挖掘房地产价值链内业务及资产价值,打造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整合平台。
8月2日凌晨,东莞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从稳控住宅用地出让价格、强化住宅限购措施、加强房地产金融管理、加强房地产税收监管和调节力度、建立二手房成交指导价制度、加强商品住房销售监管、持续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等各方面调控房地产市场。
具体来看,为稳控住宅用地价格,东莞将实行以“限房价、控地价、提品质”为主导的新型土地出让方式,强化房地联动机制。严格购地主体资格审查,非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参加住宅用地竞买。建立有效的企业购地资金审查制度,对购地资金来源进行穿透式核查,确保竞买企业购地资金依法合规。
为抑制“短炒”投机行为,东莞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将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由2年调整为5年。在规范二手房交易方面,东莞加快建立二手住房成交指导价发布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合理发放二手住房贷款,加大对虚高挂牌价乱象的整治力度。为加强新房认购销售管理,东莞首次将商品住房认购环节纳入监管,建立购房意向登记系统,促进公平公正销售,遏制收“茶水费”等乱象,支持刚需自住购房需求。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表示,此次东莞的调控措施是在整合了全国各地市调控经验后,针对东莞市房地产市场的全面规范。尽管被称为“史上最严”,但调控整体依然体现了维护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支持刚需购房、让房地产服务于城市发展的思路。从房企端看,行业整体正在从“跑得快”向“跑得稳”转变,短时间的阵痛在所难免,有序降负债、建立“慢”的能力才符合行业发展需要。
潘浩表示,可以预见,从全国范围看东莞的调控对各地市均有示范意义,规范市场发展是总体方向,行业正在经历第三次大转型,避免房地产行业过度占用社会资源,针对乱象严格管控才能使行业和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新华社记者张斌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街道芊域溪源社区,30平方米的儿童成长馆里凉爽舒适,10多名孩子围在教师穆瑞芝身旁学习画画。“我们这里平时就有托管服务,学龄前儿童可以免费来上课,学生放学后也可以来,有两名专职教师负责课业辅导和兴趣培养。”穆瑞芝说。
芊域溪源社区是一个保障性住房小区,住户以当地回迁户、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低收入群体为主。社区设有党员活动室、社区电影院等17个功能部室,可为群众提供30多项服务。
“过去,一提起保障性住房小区,总认为是设施落后、服务欠缺的,但实际上我们通过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完善服务项目,保障性住房一点也不比商品住房差。”沣东新城住建局副局长张勇说。
近年来,西安市不断深化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一批像芊域溪源这样的社区,不但满足了住房困难群体的基本需求,而且让他们住得安心、舒心。
对于27岁的张慧敏来说,刚毕业时租住于西安市长安区公租房小区的生活让她至今难忘。“我来自陕西宝鸡市,2016年从西安一所大学毕业后就想留在西安,‘在哪住’成了最头疼的问题。”得知西安市长安区可以申请大学生公租房后,张慧敏递交了申请资料,通过摇号最终住进了离学校不远的一处公租房小区,“房租不贵,关键周边都是同龄人,学习的氛围一直都在。”
解决了住房的后顾之忧,张慧敏边工作边学习,2018年考取了西安一所985高校的研究生,如今,她已经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律师。“当时租住的房子不大,但是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而言,那种终于落脚的踏实感,让我有了留在这座城市继续追求自己梦想的动力。”张慧敏说。
西安市长安区住建局局长吴海军介绍,经过多年发展,长安区已累计建设保障房5322套、48.55万平方米。为了做好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保障工作,长安区还面向优秀人才和重点企事业单位推出了人才公寓、人才租赁房和共有产权房等新型保障房。同时,在大学城周边改建低利用率闲置用房799套,不断推进职住平衡。
西安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西安市建设和筹集保障房将达到3.04万套,随着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房土地供应和资金筹集长效机制加快建立,保障房建设模式不断优化,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需求将不断得到满足。
新华社西安电
上一篇:激光电视将迎市场爆发期
下一篇:露营经济迎来乡村振兴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