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多家教育机构回应“双减”政策:坚决拥护,深刻领会

2021年07月25日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25日电 针对官方对“双减”工作的有关要求,24日深夜、25日凌晨,新东方、好未来等多家教育机构纷纷回应,表示对相关决策部署坚决拥护,依法合规经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双减”工作有关问题进行解答时表示,“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在校内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来源:微博

24日深夜,新东方在官博表示,将坚决拥护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刻领会“双减”工作重要意义。在今后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坚守教育本质和育人初心,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法合规经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不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来源:微博

此后,好未来也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刻领会“双减”工作重要意义。作为科技教育企业,好未来坚守教育本质,严格贯彻执行相关规定与要求,依法合规经营。今后,好未来将继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教育科技创新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服从国家发展大局,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微博

25日凌晨,网易有道和猿辅导也纷纷表态,坚决拥护相关决策部署。网易有道将深刻领会“双减”工作重要意义,有道精品课将立足作为公立教育有益补充的定位,依照双减要求合规经营。猿辅导称,深刻认识“双减”重大意义,主动对标“双减”工作要求,严格贯彻落实。

  

  7月23日中概教育股涨跌情况。来源:Wind

二级市场方面,美东时间周五(23日),中概教育股重挫,好未来领跌中概股,跌幅超70%,高途集团、新东方、无忧英语、精锐教育、掌门教育等纷纷大跌。在此之前,港股上市的几家教育股同样大幅下跌,截至23日港股收盘,新东方跌超40%,思考乐教育跌近29%,新东方在线跌28%。

中金公司称,此次教培行业的规范管理严格程度史无前例,将对教培上市公司进行收入利润影响测算和目标价调整。中金下调新东方目标价53%至9.2美元,下调好未来目标价67%至29美元,此外,下调港股新东方在线目标价70%至12.2港元。

此外,摩根大通表示,将新东方目标价从19美元下调至3.50美元;将高途评级从中性降至减持,目标价从37美元降至3.5美元;将好未来目标价从70美元降至7.6美元,评级从中性降至减持。

24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对于学科类机构,未来的政策环境或十分艰难,不确定性大,建议尽早转型,甚至转行。此外,严禁随意资本化意味着学科类培训机构大概率将参考幼儿园政策,不再具备上市的可能性。(中新经纬APP)



新规严控资本过度涌入 或致校外教育机构大洗牌

2021年07月26日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吴晓璐

近日,校外培训行业迎来“最严”新规。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意见》对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下称“双减”),提出相关意见。

此前一日,资本市场上港股和中概股教育类上市公司股价已经出现大幅下跌。Wind资讯数据显示,7月23日当天(最近一个交易日),好未来等15只教育类中概股跌幅超过20%,港股中,4只教育类股跌幅超过20%(部分港股同时是中概股),A股中2只教育类股跌幅超过7%。

截至7月25日记者发稿前,A股上市公司中,豆神教育、学大教育、勤上股份、昂立教育等多家公司回应“双减”政策影响。其中,学科辅导类业务营收占比较高的公司表示将受重大不利影响。

如勤上股份公告表示,全资子公司龙文教育是当前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来源之一,作为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非营利性机构”的定位和可能的限价措施都将对龙文教育的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豆神教育表示,考虑到公司现有大语文学习服务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逐年增高,“双减”政策将对公司营业收入、利润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提出,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关闭了学科类教育机构上市融资的通道,终结了学科类课外教育融资烧钱,从而实现快速扩张的发展模式,行业内教育机构发展模式面临调整。这对短期内已有上市融资计划的机构冲击最大。不过,从中长期来看,这一方面有利于通过供给侧调整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规范教育市场的竞争秩序,避免资本无序扩张。

“禁止学科类培训机构上市,实际上是控制了资本的退出端。”某教育行业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培训机构若想上市一般会经过多轮资本市场融资,而资本退出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企业上市变现退出,如果企业不能上市,资本通过上市退出的通道堵死,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培训机构资本化。

《意见》还提出,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融资及收费应主要用于培训业务经营,坚决禁止为推销业务以虚构原价、虚假折扣、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行业垄断行为。

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就曾表示,今年要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目标是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把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出来。

今年5月份,《意见》已经由中央深改委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也是在5月份至6月份,市场监管总局先后依法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行为顶格罚款3650万元。市场监管总局表示,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特点是“虚构、夸大、诱导”。

“《意见》将促使校外教育机构大洗牌。”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减少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确实是大势所趋。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学科外,还需要讲究德育。近几年,校外各种培训机构的兴起,使得很多家长越来越焦虑,花重金,对孩子“拔苗助长”,同时也加大了学生和家庭的负担。所以,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治理整顿,是非常有必要的。



资本退潮 K12教培机构转型前景不明

2021年07月26日   来源:广州日报   文静、王楚涵

近年,教育培训行业一度是资本青睐的领域,K12教育(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及普通高中阶段)培训更是当中热门。近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被业界称为“双减”政策)正式落地,明确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等。这意味着教培行业要回归理性。7月25日,有A股上市教育机构回应,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业务预计受到影响可能较大。

记者梳理发现,在A股市场,在线教育板块有94只概念股,其总市值为9338.07亿元。在资本退潮下,以K12内容为主的教育培训机构的转型前景有待观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王楚涵

调查:暑期补课班还在接受报名

 “双减”政策出台后,不少家长担心已报名的课程会否有变动。有的教培机构老师透露,目前某头部培训机构已在变相劝退创新X班以下班型的老师,而且该机构中的不少老师已开始另找工作。7月25日,记者通过学而思培优、高途课堂、新东方在线等App搜索发现,中小学校学科内容的暑假班还持续开放报名,下半年秋季中小学内容课程也支持报名。

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了学而思培优的客服,对于“双减”政策出台是否影响小学暑假班课程的问题,客服表示,还没收到相关的消息。目前暑假的课程按照原计划进行。“秋季小学的课程还能报名?创新班会不会缩减了?”客服回应,目前秋季班没有变动,可以报名。至于创新班的情况,不太清楚。而有家长反馈,几周前有别的家长申请学而思课程退款,直接就在App上退了,而且是客服询问后秒退。但25日她申请课程退款,已不让她通过App退,要求在前台退。

另外,记者在猎聘、智联招聘App上搜索发现,掌门教育、卓越教育、作业帮、新东方等教育机构依然挂出数学、物理、英语等中小学不同学科的老师的招聘信息,部分招聘老师的薪酬更高达1万~1.5万元/月。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中国K12在线教育行业报告》显示,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4858亿元,增长率达到20.2%。2020年,K12在线用户超3700万人。

多家上市培训机构连夜发声

24日晚间,多家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平台发声,表示会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依法合规经营。新东方在官方微博表示,在今后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依法合规经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好未来在官方微博称,作为科技教育企业,好未来坚守教育本质,严格贯彻执行相关规定与要求,依法合规经营。高途集团表示,深刻领会“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

值得留意,“双减”政策还明确提出,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培训行业,展开“烧钱”大战,广告铺天盖地,对全社会进行“狂轰滥炸”式营销,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

转型素质教育,豆神教育净利润仍亏损千万元

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截至7月25日,A股在线教育板块共有94只概念股,其总市值为9338.07亿元,市盈率为57.66。

国内K12行业是此次监管收紧的重点对象,对于A股在线教育板块中主营K12教育业务的上市公司,前景如何仍是未知数。7月25日晚间,学大教育回应“双减”政策影响表示,公司主营的K12教育培训业务预计将受到影响,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业务预计受到影响可能较大。该公司教育培训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近99%,其中,高中阶段营业收入占教育培训业务收入约60%,义务教育阶段营业收入占教育培训业务收入约40%。截至7月25日,学大教育报24.29元/股,该股从年初至7月25日,已下跌53.64%。

中国港股方面,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记者发稿,中国港股教育服务板块共有26只概念股,其总市值为52318.2亿港元。其中,7月25日数据显示,卓越教育集团日跌幅21.48%,跌幅排第一。美股方面,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记者发稿时,美股在线教育概念板块共有7只概念股,其总市值为926亿美元。其中,7月25日数据显示,好未来以70.26%的日跌幅居该板块跌幅第一。

记者观察到,有教育企业此前已将目光投向了素质教育、教育硬件、成人培训等多个赛道上,但转型是否能带企业走出困境仍有待观察。如豆神教育目前的三大核心业务为大语文学习服务、升学服务和智慧教育。不过其业绩报告显示,因业务受疫情影响等,豆神教育2020年大幅亏损25.67亿元,2021年一季度业绩虽稍微回升,但其净利润仍亏损4458万元。7月25日晚间,豆神教育公告称,考虑到公司现有大语文学习服务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逐年增高,“双减”政策将对公司营业收入、利润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安信证券发布研报称,未来对于培训机构的监管是长期性趋势,但短期各地执行力度仍不确定,预计将有一部分不合规的校外培训机构出清。文静、王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