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稳步回升 一斤猪肉降到了十几元
记者 马婧 实习生 夏骅
一大早,朝阳区大黄庄便民早市人头攒动。“瞧!100元不到买这么多,前尖肉每斤只要17元,比之前便宜多了!”家住定福庄西街的张大妈提着刚买的排骨和猪前尖肉,喜滋滋地走出菜市场。
近来,不少市民感受到,猪肉价格持续回落。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连续12周下降,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下降约25%。
在朝阳大悦城的永旺超市里,肉禽冷柜标出整块前臀尖15.9元一斤的特价,前来买菜的吴女士表示:“现在猪肉价格确实比之前降了,我每天买菜能明显感觉出来,之前都30多元一斤,现在实惠多了。”
青年路益民购物中心的猪肉摊主牛红星对猪肉价格回落深有体会。“开年来猪肉价格一直在下降,瘦肉从之前的22元一斤逐渐降到20元,后尖肉也从原先的18元一斤降到了16元。”牛红星表示,近期猪肉进价明显降低,猪肉零售价也随之下降。
生鲜电商的猪肉价格也回落明显。美团买菜平台400克猪后尖价格为14.9元,400克猪前排为23.8元,200克瘦肉为9.9元。京东到家APP显示,永辉超市十里堡万科店的前腿肉为19.9元一斤。采购人员对于猪肉降价也感受明显。席美兰在中国传媒大学附近做了近20年肉夹馍生意,她告诉记者,去年猪肉价格曾一路涨至每斤30元左右,今年开年以来感觉到进价一路下降,现在基本维持在每斤16元左右。
新发地最新数据显示,4月23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25.75元一公斤,周环比下降5.5%,月环比下降15.30%,比去年同期下降31.79%。上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环比大幅增加,年同比也有20%的增幅。
针对猪肉价格连续回落的情况,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最近几个月,猪肉价格快速下降,目前已回落到本轮生猪产能恢复以来的最低点。根据监测,4月第三周,全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是每公斤38.96元,连续12周回落,同比下降27.6%,比1月份第三周的最高价格降低了15.26元,比去年的最高价(2020年2月份第3周)降低20.68元。近期猪价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生猪出栏明显增加及春节之后猪肉消费下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一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18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6.6%,生猪存栏4.16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4.2%,猪肉产量1369万吨,同比增加31.9%。
陈光华表示,按照常年猪价的走势,随着猪肉消费增加,端午节前后肉价可能会出现一波上涨,但从前期新生仔猪量来推算,预计二季度市场供应总体宽裕,价格不太可能超过前期的高点。综合来看,猪肉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后期供应会越来越宽松。
曾长期大涨不止的猪肉价格今年却一连跌了13周。4月26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白条猪批发均价已低至26元/公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27日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二季度全国生猪存栏将恢复到常态水平,四季度生猪供给将恢复正常,猪肉供给形势持续好转,猪价下跌趋势不变。”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第3周全国500个集贸市场生猪价格为36.01元/公斤,1月第4周开始回落,4月第3周跌至23.64元/公斤,环比跌3.5%,同比跌30.6%。到4月第4周累计下跌34.4%。全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在今年1月第3周涨至54.22元/公斤后连续13周回落,4月第4周为38.21元/公斤,环比跌1.9%,同比跌27.9%,累计跌29.5%。
猪价持续回落,朱增勇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供给明显增加而消费提振有限。
随着生猪出栏量的明显恢复,今年1月至3月,全国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为3376万头,同比增长39.1%。另外,1月至3月我国猪肉进口116万吨,同比增长22%,同时牛肉、禽肉进口量分别增加20.4%和26.4%。从猪肉消费需求看,每年3月至4月通常为消费需求淡季,且清明节假日对消费提振有限。
压栏大猪集中出栏导致的踩踏效应,是价格持续下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朱增勇告诉记者,因节日消费提振不明显,3月底、4月初大量压栏大猪恐慌性出栏,对标猪价格形成明显压制。
对行业来说,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近期生猪价格止跌企稳。4月第4周,农业农村部监测的500个集贸市场生猪价格为23.61元/公斤,仅微跌0.1%。
朱增勇认为一是压栏大猪对市场影响较前期减弱。二是屠宰企业看涨三季度猪肉价格,收购活猪增加库存。三是投机性二次育肥增多,养殖户看涨5月至6月猪价,收购100公斤至120公斤标猪进行二次育肥。四是前期猪价超跌市场修正。“3月底猪价跌幅较大,4月中下旬北方产区猪价反弹更多属于市场自我修正。”朱增勇说。
忧的是一些养殖户已出现亏损。由于猪价持续回落,饲料、防疫成本提升,当前,自繁自养生猪生产成本比以前显著提升,外购仔猪养殖户已经出现亏损。自繁自养养殖户4月份行业平均养殖成本在每公斤16元至17元,部分养殖户成本甚至高达每公斤18元至20元,猪价下跌导致其利润回落到4月份700元/头左右,盈利水平比以前明显下降。外购仔猪养殖户成本在27元/公斤左右,自今年3月初开始进入亏损,4月份每头猪亏损300元至500元。
关于猪价后期走势,还需综合供给、消费来进行分析。到今年3月底,全国生猪存栏恢复至4.17亿头,已经达到2017年水平的96%以上。预计二季度存栏将恢复到常态水平,四季度生猪供给将恢复正常,猪肉供给形势持续好转,猪价下跌趋势不变,但仍有季节性反弹空间。
“预计5月份猪价止跌,三季度季节性回升,但回升空间不大。建议养殖户在做好疫病防控同时,及时淘汰产能落后的三元母猪及二元母猪,顺势出栏,避免投机性二次育肥。”朱增勇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