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新区平安心湿地公园一角。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驱车出西宁东出口,沿着109国道向东行驶,很快驶入海东河湟新区的地界。
冬天,树木凋零,难觅绿意,但道路两旁的针叶林,依旧散发着春的气息。在绿化环境、抑尘降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春天,它们用绿叶衬托茁壮成长的河湟新区,而到冬天把灰尘圈在树底下,不让它随风飘到市民生活区。
此前的一处裸露地里,种植了稠密的树木。这些树木个头已经有成人高了,清脆的鸟鸣声不时传来。随行的海东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绿化负责人姜志刚说,到了夏天,这里可热闹了,不少市民经常跑到这里纳凉休闲。
河湟新区有一部分土地属于湿陷性黄土,每遇到风沙天气,灰尘随风飘到城市上空,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建设之初,河湟新区举全区之力,在裸露地上全部种上树木和绿草,实现裸露地全绿化、全覆盖。
植树造林成为河湟新区的新风尚,每年春秋造林季,新区的很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投入到植树造林活动当中。青海弗迪实业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说:“今年河湟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为公司配发园林绿化树木,公司积极响应号召,在厂区种植树木,加大园区的绿化覆盖率。”
“空气质量好了,环境美了,心情也特别好!”如今,不少居住在河湟新区的市民经常在微信朋友圈晒河湟新区的美景。
市民日常生活上的这一小细节,反映的是河湟新区立足新定位,用多项“硬核”举措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使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的成果。目前,河湟新区已累计投入资金约11亿元实施国土绿化,绿化率达到6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6%。
继续向东行驶,映入眼帘的是柳湾水系公园。与其他公园不同的是,柳湾水系公园做足“水”文章,通过提灌、沉沙的形式,将湟水河引入河湟新区中间地带。从西往东,绵延3.2公里长的人造河两岸种上芦苇、金叶梅等花草树木,使河湟新区展现出浓浓的江南水乡美景。
“春夏季节,柳湾水系公园河两岸的芦苇随风摇曳,绿柳成荫,还有成群的野鸭嬉戏觅食。”姜志刚说,好环境、好生态吸引好项目纷纷进驻河湟新区。
工作人员李元智向记者展示了一段夏天拍摄的柳湾水系公园的视频。视频中,柳湾水系公园清澈的水面上,数只水鸭游来游去,芦苇、柳树的倒影清晰可见。李元智说,去年,摄影爱好者在柳湾水系公园拍摄到了白鹭,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再向东行驶,展现在眼前的是河湟新区平安心湿地公园。平安心湿地公园依湟水河而建,分南岸和北岸两大块,大大小小的湿地被小溪连接起来,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小溪上建了一座座木桥,勾勒出小桥流水的美景。除此以外,公园里设有健身的绿道、栈道、廊桥等,为河湟新区上班的工作人员和附近居住的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一家企业上班的何先生说,现在河湟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有健身娱乐的好去处,学校、医院等也在筹建当中,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商进驻河湟新区。
目前,海东河湟新区已累计入驻企业220多家,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8家,在培“三型”企业25家,累计申报各类专利技术300余项,聚集各类人才1000人以上。
上一篇:12月15日财经早餐
下一篇:智能家居市场第三季度出货量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