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新闻网讯
访谈地点:会议中心
访谈时间:2018年8月8日
访谈对象: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青海)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陈超
主持人:惠海珍
关键词:柴达木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产品差异化
市场前景广阔
8月8日,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青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青海)有限公司是一个拥有348年历史的中药行业的老字号,有幸作为2018首届中国柴达木(国际)富硒有机枸杞节协办单位之一。今年3月份,枸杞系列产品陆续上市,在全国各地的1800多家同仁堂线下店面销售,仅中端黑枸杞产品的销售额就达到了两千万余元,作为新产品,销售成绩很不错,市场前景广阔。
据了解,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青海)有限公司是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下,于2017年8月落户德令哈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同仁堂(青海)公司以中医药文化和现代科技手段,引领广大农户在“精”、“优”、“特”方面加大力气,实施科学有效的GAP种植,建立全程可追根溯源的智慧“溯源”农业,运用智慧农业、物流网系统引领农户种植标准化、可溯源化、高品质化。调整农、林产业种植思路和结构,推动农业产业供给侧改革,以高品质的产品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带动农户收入增加。
目前,同仁堂(青海)公司在海西实施四大类产品的“西北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项目”,项目涵盖了冬虫夏草、红黑枸杞、藏红花、肉苁蓉、锁阳、红景天等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产品。
陈超表示,柴达木枸杞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对比全国枸杞产地来说,青海柴达木枸杞“后来居上”,调查显示,全国枸杞产量为25万吨左右,青海枸杞产量最为丰厚,年产量约为10万吨,但2017年全国枸杞的需求量不超过十万吨,这就是供需的不平衡。今年3月份,同仁堂(青海)公司上市七款产品(黑红枸杞、藜麦等),是柴达木特色生物资源首次在同仁堂店面上架,有力地促进柴达木有机枸杞、特色生物产品品牌化、国际化。
同仁堂(青海)公司将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品牌理念为的引导,对柴达木特色生物资源进一步的精深加工,开发品种多样、优质平价的系列产品,以差异化、品牌化、特色精品化的路线,积极开展多渠道营销,将地道、优质的柴达木特色产品深入全国消费者心中。
主持人语:枸杞承载着海西农产品转型升级“新引擎”的作用,品质是柴达木枸杞的最大竞争力。曾几何时,柴达木枸杞“养在深闺人未识”,在不断推进枸杞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强枸杞质量安全追溯、服务体系下,“柴达木枸杞”的“粉丝”与日俱增。产业的发展要依靠品牌,经济效益的根源也在品牌,只有走精深加工的路子才能保护好柴达木枸杞品牌,使其立得住脚,走得更远。
上一篇: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 来我州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