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海西州将围绕州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建成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现代化强州目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精心谋划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集群化,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提升发展质量,实现海西经济再次振兴腾飞。
一、调结构转动能再铸传统产业辉煌。坚持优势资源综合开发与技术改造提升并重,稳存量、扩增量、调结构、补短板,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换动能、改造升级,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促进企业间联合、产业间耦合、区域资源的整合,构建海西传统产业新格局,使老树发新芽、长新枝、开新花、结新果,再树海西工业经济在全省的龙头地位。
二、围绕“五个千”优化布局新产业集群。依托盐湖丰富的锂资源,大力推进和谋划实施高纯碳酸锂、电池级金属锂、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打造千亿元锂产业集群;加快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嫁接”和“孕育”,大力发展金属镁及镁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等产业,打造千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光伏、光热、风能发电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建设国家百万千瓦级光伏领跑者基地、国家级零碳清洁能源示范基地,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以石油、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为重点,建设千万吨油气田,打造千万吨原油储备及油气化工产业集群;依托枸杞、藜麦、中藏蒙药、沙生植物等特色生物资源,着力培育有机食品、生物医药等特色生物产业,建设国家有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打造千亿元特色生物产业集群。
三、以循环低碳绿色为标志实现园区经济重大突破。大力推进格尔木和德令哈工业园建设,重点在大项目落地、新兴产业培育、核心企业打造、产业链条延伸、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在优化创新环境、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上下功夫、求突破,各园区每年培育5家以上技术领先、特色鲜明、成长性好的高科技企业。加快德令哈绿色产业园、都兰枸杞产业园等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引导重大项目、重大投资向园区集中,推动农牧业和特色生物产业集聚发展。做实浙江工业园、各地扶贫产业园,加快推进格尔木镁锂产业园、德令哈·尼泊尔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走出园区经济发展新路子。
四、谋划大项目依靠大投入确保中高速增长。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以大投资实现大发展,五年内打造“万亿元”资金池,形成“万亿元”投资规模。精心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加快推进飞机拆解、空气压缩储能发电、石棉尾矿综合利用、铜冶炼及精深加工、碱业千万吨打造、黑枸杞特色庄园等重大牵引性项目。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文化旅游等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实施PPP项目。未来五年,推动落地10个以上百亿元、20个以上五十亿元、30个以上十亿元重大项目。瞄准盯紧国家重大资金投向,积极谋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引楚济柴”调水工程、“天河”工程、格成铁路、格拉高速公路、格拉输气管线、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重大项目。
五、抢抓机遇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做强旅游文化产业,着力发挥“天空之境”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高水平打造昆仑山大景区、德令哈“两湖一址”、大柴旦水上雅丹、都兰“东方金字塔”等重点景区,使海西成为青藏高原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力争年旅游人数突破2000万人次、收入突破200亿元。做大现代物流业,发展互联网+新型流通服务业,打造青藏高原物流枢纽基地。做优文化休闲、健康养老、餐饮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兼蓄并重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做大总量、提档升级。
六、以更加前沿的思维培育打造新业态。紧盯技术产业前端,积极培育新业态新产业,形成经济发展新的爆发点。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与产业发展深度结合,建设钾肥、无机盐、纯碱、枸杞、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建设柴达木云计算中心和青藏高原数据灾备中心,构建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产业链。大力发展生命健康新产品、新应用,构建“大健康”产业。积极发展碳汇产业和新兴环保服务业,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海西“朝阳产业”。发展高原特色通用航空产业、光伏运维产业、节会产业、体育竞技产业、水产业、沙产业、玉产业,培育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消费等新兴服务业态。
七、抓特色出实招构筑县域经济全新版图。坚持“双核引领、东西并进、区域联动、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各具特色、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的县域经济构架。格尔木市以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重点发展盐湖、油气、冶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西部自贸区建设,形成全州最具活力最有牵引力的增长极。德令哈市强化州府意识,以建设现代化柴达木新城为目标,重点发展盐碱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精深加工产业,打造全州行政金融文化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中心。都兰县重点发展枸杞、黄金产业,打造区域性特色农畜产品加工集散中心,建设柴达木枸杞第一县、青海黄金产业基地和新能源整装开发基地。乌兰县实施“旅游名县”战略,重点发展有机绿色农业、煤化—盐化综合利用产业,建成黄金旅游目的地、有机农业示范区和全省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天峻县在确保青海湖湿地和全省生态屏障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有序推进木里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主动融入环湖生态畜牧业发展经济圈,再造发展新优势。西部三行委抢抓扩市、建市的有利机遇,夯实工业基础,建设产业新城,加快推进产城融合、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下一篇:青海成都两省市座谈会在西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