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五项人才新政打造智力高地

  我州出台五项人才新政,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和中端实用型人才,全力打造柴达木人才智力高地,为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培养了中坚力量。

  做大人才数量。按杰出、领军、拔尖和团队4种类型,培养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每年引进培养10名左右领军人才、20名左右拔尖人才、1个以上创新 创业团队和培养1名杰出人才,力争到2020年引进培养的高端创新人才达到150名左右。在培养引进高端创新人才的同时,高度重视中端和初级人才建设,每 年引进培养中端和初级人才2000名左右,五年共引进培养中端和初级人才10000名左右。

  做活引才方式。采取直接调入、创办企业或领办企业等形式直接引进高端人才,采取兼职、科研项目合作、候鸟式聘任等形式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同时, 通过项目引才、基地引才、园区引才、以才引才、出门引才、第三方引才、“互联网+”引才等形式,进一步拓宽高端人才引进渠道;采取访学研修、项目攻关等形 式加大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柔性引进、挂职锻炼、专业进修、岗位实训、定向培养、支持深造等方式提高中端和初级人才素质。设立“海西州人才工作伯乐 奖”,重奖在人才工作上奋发有为的地区、部门和单位,通过“奖先进、树典型”,在全社会营造重视人才工作、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良好氛围。

  做细爱才措施。州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用于人才年薪资助、人才培养、健康体检、疗养等,各地财政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建设人才公寓、发放住房补 贴、奖励考核优秀人才、提供生活保障等。对财政供养单位引进的高端人才,州财政给予补助;对非财政供养单位引进的高端人才,分别按不同标准实行年薪资助; 财政供养单位培养高端人才,州财政给予补助;对非财政供养单位培养高端人才实行年薪资助。引进和培养的中端和初端人才,享受特殊支持、特殊补贴、科研基地 扶持补助、博士院士扶持工作站补助、科技孵化器补助等待遇。

  做优惜才环境。完善人才关心关爱机制,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定向联系专家制度,探索建立专家考察疗养制度,做好专家慰问工作,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用心营造人才发展小环境,为人才搭建创新创业、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充分的硬环境,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引进和培养的高端创新人才在申请课题项目、参加学术 交流、推选“两代表一委员”、入选后备干部、科技成果奖励等方面将给予优先考虑。同时,加强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才的联系沟通,主动听取意见、了解意愿,真心 实意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努力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做足人才储备。收集整理国(境)外、省内外海西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校优秀学子和省内外海西籍外出务工技能人才、在海西挂任职 人员及志愿者信息,建立省外柴达木人才智力储备库。建立海西籍省外柴达木人才汇集中心。建立经常性沟通联系宣传机制,以“海西情故地行”或“海西行家乡 行”为主题,组织开展海西籍企业家投资洽谈会、海西籍高校学子专场招聘会、海西籍外出务工技能人才返乡招聘会等活动,动员吸引国(境)外、省外海西籍优秀 人才回海西投资兴业、创新创业、回海西就业,或开展咨询服务、技术扶持、项目合作、成果转让等活动,共同推动海西转型发展。